中國科學院院士武向平:我們所認識的宇宙中到底存在著什么?
|
傳承華羅庚精神,爭做時代棟梁。11月12日,由中國科學院、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協(xié)主辦,中共常州市金壇區(qū)委、常州市金壇區(qū)政府承辦的華羅庚同志誕辰110周年活動將在常州金壇舉辦。11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武向平來到了金壇區(qū)第一中學,作《我們認識的宇宙》主題報告,他用詼諧幽默的講述方式,帶領同學們遨游神秘的宇宙。
“宇宙幾歲了?宇宙有多高?宇宙有多重?”武向平首先請同學們認識一個新朋友——宇宙。通過這樣生動有趣的自我介紹方式,武向平把宇宙的基本特性展現(xiàn)無遺,從而讓學生們認識到我們在宇宙中的地位。“從尺度上看,人類在宇宙中顯得如此渺小和無足輕重,然而,人類在宇宙中顯得又是如此偉大。”生動活潑的開場令現(xiàn)場的學生們興致高昂。 接著,武向平從宇宙大爆炸的發(fā)現(xiàn)、宇宙結構的形成和演化追溯起宇宙的起源。“膨脹下去還是收縮回來?”“決定宇宙命運的暗物質(zhì)和暗能量是什么?”“我們的歸宿又在哪里?”隨著問題的拋出,會場進入了高潮,武向平與同學們一同預測宇宙未來之命運。最后,武向平回答了同學們關注的幾大疑惑:“宇宙中有黑洞嗎?”“宇宙中有沒有外星人?”“我們的世界會有末日嗎?”同學們在頭腦風暴中進一步受到了啟發(fā),感受到了科學的魅力。
武向平表示,當代天文學的成就已經(jīng)能夠讓我們窺探宇宙的奧秘,揭示宇宙的演化規(guī)律,從而預知宇宙未來的命運,他歡迎中學生踴躍提出對探究宇宙的想法。同時,他認為,開設講座的意義就是讓同學們了解神秘的宇宙,包括科學家們的研究進行到哪一步了?科學家對宇宙是怎么認識的?希望開闊孩子們的視野,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未來也能從事科學研究。 “武向平院士用生動的語言,采用類比的方式,不斷進行設問,解決了學生們的很多困惑,講解中也穿插了生命教育。通過這次講座,讓同學們的每一次仰望星空,不僅僅是為了看月亮看星星,而是會進行深刻的思考。”高一九班的物理老師張迪如是說。高一十班的學生田民瑞談及觀后感時說到:“這次講座讓我了解到宇宙的很多奧秘,當然我也意識到到有很多東西是我所不知道的,這意味著我見識尚淺。我們中學生要盡快成長起來,努力去探索萬物的奧秘!”(虞啟忠 趙雅惠 掌昊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