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5萬多家單位為“滿意消費長三角”貢獻江蘇方案
|
11月12日-13日,“滿意消費長三角”行動專項工作組在浙江長興舉行深化無理由退貨承諾、打造“滿意消費長三角”消費新高地現場會,以提升消費者滿意度,營造全域放心消費環境。 截至目前,長三角三省一市共有近25萬家企業承諾線下7天無理由退貨,涉及日用消費品、旅游文化、教育培訓、體育健身等多個消費領域。 超5萬家單位承諾無理由退貨 開展線下實體店無理由退貨工作,是2020年“滿意消費長三角”行動的重要內容,也是江蘇2020年放心消費創建工作的重要載體。截至10月16日,全省共有53162家單位參加線下無理由退貨承諾,受理無理由退貨21113件,折合金額1957.11萬元。 南京、南通、常州等地結合長三角地區成立“異地異店退換貨承諾聯盟”,推進線下無理由退貨工作。蘇州推出旅游行業線下購物30天無理由退貨制度。無錫指導華夏家居港、紅星美凱龍等一批企業建立先行賠付保證金制度。徐州制作7天無理由退貨承諾書范本發放給商戶。常州指導商戶建立7天無理由退貨消費維權工作臺賬。淮安、鹽城、泰州、鎮江等地結合2020年度省、市兩級放心消費創建先進示范單位的培育,扎實推進線下無理由退貨工作。 線下購物無理由退貨工作提升了消費者滿意度,提振了消費信心。今年上半年,蘇州市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3486.4億元,從全國第10位上升到第7位,超過南京、杭州等城市。 擴大無理由退貨覆蓋面 今年4月,江蘇省市場監管局聯合省消保委制定《江蘇省線下實體店無理由退貨指引》(下稱《指引》),在全省范圍內將無理由退貨從線上向線下延伸,要求所有參加線下無理由退貨承諾的單位,必須在醒目位置擺放統一制定的無理由退貨標識。 全省13個設區市以《指引》為指導,結合本地實際制定線下無理由退貨實施辦法—— 徐州市圍繞開展線下無理由退貨工作,創新“七個一”維權機制,打造淮海經濟區消費新高地。蘇州市政府出資4000萬元,在全國首創建立先行墊付資金池“吳優金”,確保線下無理由退貨工作順利開展。連云港市把線下無理由退貨工作列入《連云港市惠民生促銷費十項政策》內容。揚州市把線下無理由退貨工作納入“微笑揚州”服務品牌系列創建考核體系,加大推進力度。 與此同時,江蘇堅持“企業自愿承諾,承諾即受約束”的原則,因地制宜,分步實施,即由城區向鄉鎮、街道延伸,由大型商超、零售企業、品牌連鎖企業向中小實體店和一般商業街區拓展,由日用消費品向家居、家裝、家用電器、旅游商品和高檔耐用消費品等消費領域伸展,積極引導和鼓勵更多的企業參與,擴大覆蓋面。 在堅持社會共治、實施動態監管方面,江蘇采用“大數據+鐵腳板”的方式,先利用后臺信息對商戶分類篩選,再發動基層市場監管人員逐戶上門宣傳,或在商戶密集區域集中座談發動,使商戶充分認識到參與無理由退貨的意義、好處。 讓線下無理由退貨有法可依 有部分商戶反映執行無理由退換貨成本高、風險大,容易引來一些消費者“薅羊毛”式試用商品。下一步,我省將聚焦消除“軟抵抗”,加大對線下商戶的宣傳引導。 “我們要針對一些商戶的顧慮,加大對線下無理由退貨承諾的正面宣傳和引導,讓更多實體店參與到此項活動中,讓經營者和消費者實現雙贏。”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王俊勝表示,要充分挖掘好的做法和經驗,及時加以推廣,推動線下無理由退貨在多行業、多業態開展;指導更多的商業綜合體、品牌連鎖企業、商圈和旅游景區建立先行賠付金制度;適時推廣蘇州經驗,指導更多的設區市出資成立政府層面的先行賠付資金池。 此外,目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網絡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暫行辦法》都對線上購物七日無理由退貨作出明確規定。而有關線下實體店無理由退貨的相關規定,僅有2018年“3·15”期間中消協制定的《中國消費者協會倡導線下實體店七日無理由退貨承諾踐諾管理辦法》和江蘇省市場監管局的《線下實體店無理由退貨指引》,在法律法規層面還缺乏相應支撐。 王俊勝說,要長期推進這項工作,不能僅靠軟約束以及商戶的承諾自律,政府有關部門還要提供“硬支撐”。我省將爭取省人大支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讓線下實體店無理由退貨有法可依。(洪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