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江蘇技能狀元大賽總決賽開賽 繡郎繡娘同場比拼
|
用兩百多塊磚堆砌出古建筑“牌科”圖案,或是一針一線繡出“清水出芙蓉”的花卉之美,這些都需要精湛的技藝和經驗的積累。11月14日,第五屆江蘇技能狀元大賽總決賽在昆山開賽,460名選手齊聚昆山,角逐“江蘇技能狀元”榮譽。記者注意到,不少參賽選手都是00后,年輕選手在賽場上逐漸嶄露頭角。 古建筑“牌科”砌筑:考量精細到毫米 參觀古建筑時留個心,你一定會發現屋檐下組合巧妙的“牌科(蘇州地區對斗拱的一種稱謂,是中國建筑特有的一種結構)”。在14日的砌筑項目賽場上,14位來自全省各地的選手,拿到手的賽題便是在9小時30分鐘內砌筑一面牌科圖案的墻面。砌筑項目裁判長,全國技術能手、高級工程師、香山幫傳統建筑營造技藝代表性非遺傳承人張喜平告訴記者,根據大賽要求,參賽選手需為1999年之后出生的年輕人,年齡最小的一位出生于2004年。年輕人不僅要能夠讀懂古建筑的圖紙,還需要有立體空間想象力和一定的測繪基礎。“比如這個角的圓弧形,就需要用切割機對磚塊進行切割,誤差考量精確到毫米。” 在砌筑賽場,記者看到,動作麻利的小伙子已經快速地砌上了一大圈,也有堅持“慢工出細活”的選手正在逐一刮去磚塊縫隙邊沿溢出的水泥。“這一次的賽題有一個名字叫‘傳承’。希望現在的年輕人能夠傳承古建筑的精巧構思,將建筑文化傳承下去。”張喜平說。 繡郎與繡娘同場比拼“美的感知” 刺繡項目是競爭較為激烈的項目之一。參賽的14位選手中,不少人都“師出名門”,姚建萍刺繡藝術館、無錫市趙紅育刺繡藝術館、周明敏亂針繡工作室等都派出了繡娘參賽。揚州市蘇域繡皇刺繡研究所的繡郎付健也出現在了賽場上。記者在比賽現場看到,本次刺繡項目的角逐,賽題為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被翠綠的荷葉掩映,呈現出“清水出芙蓉”的美麗。裁判組統一發布賽題后,選手本人在繡地上構稿,選用恰當的針法、色彩,表現出刺繡作品的創意。 職工組一等獎選手 將獲“江蘇技能狀元” 不論是砌筑、刺繡或是美發,只要技能出眾,都可以成為“技能狀元”。省人社廳廳長戴元湖介紹,本次大賽設立職工組和學生組兩個組別,承擔著為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選拔種子選手的重要任務。大賽還首次遴選省內19家技工院校,在總決賽期間集中介紹我省技工院校發展歷程、辦學特色、技能人才培養、校企合作、學徒制培訓等情況。 據悉,獲得總決賽各項目職工組一等獎的選手,由省政府授予“江蘇技能狀元”榮譽稱號,享受省勞動模范待遇,列入“省333工程”培養對象,直接認定為“江蘇工匠”,頒發獎章、獎金和榮譽證書;對獲得全省決賽各項目職工組二等獎的選手,由省總工會、省人社廳分別授予“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和“江蘇省技術能手”榮譽稱號,頒發獎章、獎金和榮譽證書。(楊甜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