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廣東)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搭乘綜改快車 深耕知產沃土
|
央廣網廣州11月10日消息(記者鄭澍)近三年來,廣州開發區在專利申請、專利授權、PCT國際專利申請方面取得了亮眼的成績,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中國(廣東)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以下簡稱“廣東中心”)在搭乘“中新廣州知識城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區”快車、深耕全省知識產權事業沃土、創造性地開展各方面工作的孜孜以求和矢志奮斗。 2019年,廣州開發區啟動知識產權金融創新試點項目,建設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知識產權金融服務中心,僅2019年上半年,全區完成專利權質押融資46筆,金額達到6.04億元,占全市比例的38.6%,排名全市第一。今年,在疫情沖擊下,廣州開發區持續擴大知識產權金融扶持范圍,重獎知識產權證券化,對參與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實現融資的企業,按照實際融資金額3%的年利率給予補貼,每筆融資補貼期限最長3年,每年最高補貼200萬元;對發行主體按照實際發行金額的2%給予一次性獎勵,每年獎勵金額最高600萬元。 廣州開發區對區內各大創新主體空前力度的金融政策扶持也給廣東中心提出更高的工作要求。針對這一喜人景象,廣東中心利用處于廣州市開發區中心地段得天獨厚的優勢,著力于協同各保護中心、快維中心使用預審管理平臺搭建,推進各地市的重點產業領域知識產權審查確權、維權援助、仲裁調解、司法銜接相聯動的產業快速協同保護工作,提升快速審查、快速確權、快速維權效率。借助廣州開發區這片知識產權氛圍濃厚的沃土,從2019年掛牌運營至今,該中心各項知識產權服務工作穩健發展,預審專利累計近3000件,預審數量位居全國前列,預審備案主體、預審專利數量節節攀升。 記者從廣東中心處獲悉,從2019年5月正式開展預審業務以來,截至2020年9月,該中心在全省范圍內接收預審備案的企事業單位累計2171家,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備案1487家、生物產業領域備案684家。預審周期分別從2019年的20.6天、14.6天、7天縮短到現在平均周期為4.4天,預審周期大幅度縮短。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作為開發區兩大重點產業,在專利預審方面有很大的需求。簡化預審申請流程、縮短預審周期,能夠有效緩解創新型企業對預審需求大的難點,從而提高企業創新的積極性。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今年復雜的疫情形勢,為助企紓困,開發區出臺了系列惠企舉措,全力幫助企業復工復產,落實“六穩六保”工作任務。截至目前,廣州開發區已累計發行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達到3支,占全國總量的30%。其中,今年就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兩大重要產業發行2個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為24家企業融資4.34億元。廣東中心也推出了“知識產權快融 貸”金融服務,支持具有知識產權資產的企業獲得低至3.15%的純信用貸款,已放貸企業145家,放貸金額達9.95億元。這些惠企舉措幫助區內企業破解了疫情帶來的資金短缺難題,并為企業的創新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