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扶貧在行動·湖南篇】郴州資興:綠水青山間興起民宿經濟
|
央廣網郴州11月3日消息(記者堯遙)悠悠東江湖,青山掩映間。在湖南省資興市白廊鎮一家名叫“蜜窩”的民宿,透過客房的落地窗,碧綠的東江湖映入眼簾。
東江湖風景名勝區(央廣網記者 堯遙 攝) 民宿所在地白廊鎮處于東江湖風景名勝區、東江湖國家濕地公園的核心區域,區內湖域面積12萬畝,占到東江湖水域面積的一半。2015年東江湖成功創建國家5A級景區,資興市的旅游民宿產業也趁勢而興。這家三層樓的精品民宿今年8月開張,周末和節假日經常“一房難求”。
郴州資興白廊鎮“蜜窩”民宿(央廣網記者 堯遙 攝) 50歲的村民何戊英,丈夫患重病,家里十分拮據,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讓她最遺憾的是,孩子沒能讀大學就只能去外地打工。但自從民宿產業興起后,她的生活就發生了變化。老板租了她們家的老房子,修繕一新開辦了精品民宿“蜜窩”。現在,何戊英一年能收到七八萬的房租,自己平時在民宿做事,一個月工資2000元,平時還能利用民宿這個平臺向游客售賣自家的蜜橘、菌菇等農產品。“過去一年只有幾千塊,現在已經脫了貧,一年的收入有十幾萬。”何戊英覺得生活又有了新奔頭。
何戊英利用民宿平臺售賣自家農產品(央廣網記者 堯遙 攝) 依托東江湖的資源優勢,白廊鎮建設了多家像“蜜窩”一樣具有鄉村民居風格特色的精品民宿。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合作社+基地+景區”等旅游產業扶貧模式,發展種養業和民宿(農家樂),景區與合作社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幫助解決合作社所生產農副產品的銷路問題,積極提供就業崗位,吸納貧困群眾就業,村民參與務工還能獲得工資收入。很多像何戊英一樣的當地百姓,真正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郴州資興白廊鎮“蜜窩”民宿(央廣網記者 堯遙 攝) 依托自然、生態、旅游、人文資源和區位優勢,資興市盤活閑置房產,將旅游民宿與休閑旅游相互結合,大力培育發展旅游民宿產業,民宿經濟已成為當地旅游產業發展的新亮點。 截至目前,資興市民宿、客棧、農家樂、家庭旅館等不同住宿業態已達380余家,其中精品民宿47家,總房間數達4700余間,床位數近萬張。這一產業帶動資興旅游直接就業超過500人,2019年接待國內外游客達45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25億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