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全面實行垃圾分類 濕垃圾的“氣味管理”要跟上
2020-11-03
來源:新華日報 瀏覽次數:
大中小
|
本月起,南京市開始全面實行垃圾分類。近4000個小區中,已有九成參與分類,剩下的也將按照“一小區一方案”的要求完善實施計劃。值得注意的是,推行垃圾分類后,濕垃圾集中存放后容易腐敗發酵。有居民直言,倒趟垃圾不僅老遠就聞到臭味,打開濕垃圾桶時更是惡臭撲面,“整個人都感覺不好了”。 解決濕垃圾的氣味問題,顯然不能重回“垃圾裝袋”的老路。降低居民倒垃圾的“辛苦指數”,既要從管理中想方法,也應向科技要答案。在管理上,應重視群眾對健康和生活品質的合理訴求,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垃圾投放點應有消毒和空氣流通手段,充分體現在地點選取、配套設施、流程設計等各個環節。合理設置垃圾投放、收取的時間周期,靈活運用垃圾桶滿溢監控設備,避免濕垃圾在小區儲存過久。此外,還應研究好垃圾破袋、垃圾桶開蓋這件“小事”,在尊重群眾首創精神的基礎上不斷改進方式方法。在技術上能做的也很多,比如安裝除臭凈化裝置、噴灑微生物降解液、讓濕垃圾在高溫環境下低溫儲存等。盡管這些技術手段的運用意味著成本的上升,但為了健康和環境都是值得的,且當技術運用形成規模后,平均成本也會進一步降低。 上海今年制定了考評辦法,把垃圾投放點的異味控制納入考核目標,這既是對群眾呼聲的重視,也充分說明垃圾投放點的消毒除臭是可以實現的。在垃圾分類的初始階段就主動把工作做細,比等到問題累積后被動處理要好。我省在加強垃圾分類的氣味管理時,可參考借鑒先行城市的相關經驗,加強交流與學習。比如上海的一些街道和小區,在垃圾除臭上走在了前面,不同的投放點最適宜的設備是什么,消毒液的使用成本是多少,都可以在交流中找到答案。 (袁 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