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安全課堂設在生產現場,安全監管深入細枝末節
|
新華網南京11月2日電(湯靜怡)安全生產沒有“萬無一失”,只有“一失萬無”。近年來,蘇州市涌現出一批安全生產“排頭兵”企業。作為全市安全生產工作的分管負責人,蘇州市常務副市長王翔表示,蘇州全市在實際工作中,創新開展“領導宣講+企業互學”的宣講模式,讓安全生產“排頭兵”企業負責人對本企業如何貫徹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如何做好企業風險辨識控制和雙重預防機制等方面進行經驗交流,分享先進做法,促進企業互聯互助和優勢互補,進一步夯實企業主體責任。 蘇州昆山市在宣講活動中,不僅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線上線下安全宣講活動,還開辦了昆山首家安全學校,該校教學點和安全課堂遍布巴城鎮全鎮。 利用在企業設置的教學點進行有限空間安全培訓,昆山元豐安全技術咨詢服務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許萬昌,在企業有限空間污水處理設備現場對污水處理機器設備、關鍵工藝、操作流程等作詳細講解。培訓結束后,學員們還進行了試卷考核,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巴城安全學校通過推進安全課堂和現場教學點建設,將課堂教育與現場培訓結合起來,一方面優化課堂教學管理,提升學員安全理論水平;另一方面加強重點領域企業規范化建設,分類分批打造樣本企業,以點帶面突出實踐成效。 自今年7月31日揭牌以來,巴城安全學校已實質化運作3月有余,共邀請安全專家、高校學者、安全生產監管執法人員開展培訓30余次,培訓學員近6000余人次,發放各類學習資料8000余份。巴城鎮黨委書記石建剛表示,學校還不斷創新教學形式、拓展培訓領域、推出精品課程、擴大學員受眾,計劃全年必選和自選課程不少于80次,切實提升全鎮安全教育成效。 常熟經濟技術開發區同樣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宣教工作,著力構建“大安全”宣傳格局,探索安全文化共建機制,形成“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區企并進、群眾參與”的工作特色,變“政府獨奏”為“社會合唱”。“人命關天,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必須作為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常熟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史紅亮表示,對于經開區來說,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安全正是題中之義。 今年,常熟經開區完善了安全生產獎懲制度,并制定企業安全生產紅黑榜制度。將安全生產先進的企業納入“紅榜”;將安全生產管理薄弱混亂的生產經營單位,納入“黑榜”,形成激勵誠信守法,懲戒失信違法的工作機制。細化明確各網格員崗位的檢查監管職責并強化責任考核,結合出臺的“六防整治方案”、“委外作業管理規范”,全面建立“一企一檔”企業安全健康卡,把安全監管深入到細枝末節。 位于常熟經開區的長春化工(江蘇)有限公司,也積極地把宣講成果運用到實際工作中,開展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給企業安全生產方面帶來了實質性的提升。 長春化工通過自主開發的五位一體信息化平臺,新設計開發在線培訓模塊,讓員工可以通過在線形式的學習及考核,非常方便快捷。此外,該企業設計并建設的實體安全體驗中心也投用運行。教育訓練體驗中心包含機械設備設施模型、個人防護用品展示、消防器材實物、受限空間及高處墜落體驗等多個模組,改變了之前“紙上教育”的傳統模式,使員工一目了然。長春化工(江蘇)有限公司楊樟基透露,以后會繼續擴大教育訓練體驗中心的規模,通過強化崗前及在崗人員安全教育培訓,為企業員工的安全生產做扎實“課前預習”。 蘇州全市上下以學促思、以思促改、以改促行,在扎實推進專項整治“一年小灶”方面也取得了階段性實效。自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以來,該市共排查重大隱患230項,完成整治219項,整改完成率95.2%;關閉取締、停產整頓問題企業602家。今年1-9月,蘇州全市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實現“雙下降”,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向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