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首日江蘇參考率75.9% 報名人數首破4萬
|
10月31日上午,2020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第一階段考試拉開大幕。我省共有43316人報名參考,比去年增近20%。全省設置13個考區32個考點418個考場,第一批次考試應考23442人,實考17796人,參考率75.9%。 相較于往年,今年“法考”是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的一次“特殊”考試,考試起止時間也分別比往年推遲半小時。 上午8點,記者來到南京高等職業技術學校考場門口,看到入口處設有兩條安檢通道,考生們除出示準考證、身份證等證件,每人都需佩戴口罩、查驗蘇康碼和疫情防控行程卡,在進入考試教室前,還要“刷臉”進行現場拍照和身份證掃描驗證。 省司法廳法律職業資格管理處處長何祝榮介紹,為保證考試順利進行,全省設置75個專用隔離和備用考場,組建17個督考組對各考區考點進行“全覆蓋”督查巡視,每個考點增設1名負責防疫的副總監考,負責考點衛生防疫工作。 “南京8個考區都設置隔離考場,并配備酒精、消毒水等物品,考試前后,考務人員會對機位、教室、走廊進行全面消毒,保證考生安全順利考試。”南京市司法局法律職業資格管理處副處長殷寶如說。考試期間,各考區還為考生提供交通出行、衛生防疫、食宿等綜合保障服務,僅昨天全省就有4000多人參與考試保障工作。 今年我省“法考”報名人數首次突破4萬,創歷史最高,其中南京考區人數達12200人,是全國為數不多的特大考區。報名考生中,52.5%考生為在職,35歲以下的考生占比77.8%,呈現報考人員年輕化趨勢。 24歲的李益是法學在讀研究生。他告訴記者,自己今年是“二戰”法考,比上一次準備更加充分些。“前后差不多用8個月時間備考,尤其近3個月,每天學10個小時以上。”李益說,他關注到國家推出一系列的司法改革舉措,特別是檢察官、法官單獨職務序列改革和律師制度改革,讓法律職業更有保障。自己畢業后也想做律師,但現在就業競爭激烈,希望能早一些通過考試,多一點“傍身技能”和發展機會。 作為“中國第一考”,“法考”難度大,含金量也高。省司法廳一級巡視員王君悅介紹,2018年,“法考”應取得法律職業資格的人員范圍從原來的四類擴大到九類,在初任法官、初任檢察官,申請律師執業和擔任公證員的基礎上,將初次擔任法律類仲裁員以及行政機關中初次從事行政處罰決定審核、行政復議、行政裁決、法律顧問的公務員納入應取得法律職業資格的范圍。 根據司法部發布的《全面深化司法行政改革綱要(2018-2022年)》,2022年計劃全國律師總數要達到62萬人;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縣級以上地方各級黨政機關、人民團體普遍設立公職律師,公職律師達到3.5萬名;國有大中型企業、重點民營企業普遍設立公司律師,公司律師達到1.5萬名。“當前法律職業人才還存在缺口,‘法考’是法律從業人員必須邁過的‘第一道坎’,所以報名考生多,參考意識強。”王君悅說。 實際上,考生中有不少并非初次從事行政處罰決定審核、行政復議、行政裁決、法律顧問的公務員。“隨著全面依法治國理念深入人心,學法懂法用法越來越重要,我們很多人正是通過參加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來學習法律,加入法治人才隊伍。”無錫市司法局行政執法協調監督處副處長鄒蘭青說,他去年剛拿到法律職業資格證書。 “我的工作就是監督執法人員依法執法,但自己不懂法怎么監督。”鄒蘭青說,法治政府建設要求依法行政、依法辦事,自己不是法學專業出身,所以花了兩年時間準備,一次性拿到證書,工作起來也更加有底氣。不過,在他看來,證書只是一塊“敲門磚”,法律學習是終生的,更重要的是培養法律思維,提高用法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胡蘭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