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方案”提升長三角綠寶石顏值
|
11月1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掛牌一年,一年間,這塊制度創新“試驗田”碩果累累,已經形成了32項具有開創性的成果,曾經各自為政的兩省一市交界地逐漸在全方位打通。這其中,作為江南水鄉靈魂紐帶的“水”,也迎來了治理制度的創新——發軔于蘇州的“聯合河長制”,從姑蘇河畔延伸至吳淞江邊,為長三角跨界河湖治理提供了“蘇州方案”。 今年,蘇州以深入推進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協同治水為契機,全市451條跨縣交界河湖已全部建立聯合河長制!奥摗钡酶o密,讓長三角這塊綠寶石的顏值不斷被擦亮。 主動出擊,不讓一株水葫蘆流入黃浦江 將于4日開幕的上海進博會期間,正值水葫蘆泛濫時節。“不讓一株水葫蘆流入上海!笔翘K州對上海進博會籌備工作的一份承諾,更是一種擔當。 “水葫蘆一旦爆發,將通過陽澄淀泖、浦南水系,如太浦河、淀山湖、元蕩等河湖迅速流入上海。以前在清理中常常會出現左右岸、上下游相互推諉情況,風吹到哪邊就由哪邊打撈。”吳江區水務局河道管理處副主任王志偉說。 聯合河長制讓水葫蘆“清剿”變得常態化。太浦河在吳江境內長42公里,與浙江嘉善、上海青浦交界,一直是水葫蘆管控重點區域。近年來,吳江以深化省際交界地區水葫蘆聯合防控工作長效機制為基礎,通過定點攔截、可移動打撈船突擊打撈等舉措,“圍剿”上游水葫蘆。 一座淀山湖,“橫跨”滬蘇兩地,四分之一在江蘇昆山,四分之三在上海青浦,是上海境內面積最大的湖。在淀山湖境內,昆山建立了三道攔截點應對水葫蘆。 “昆山與上海交界的河道有78條,通過聯合河長制,每年都與上海簽訂保潔責任書,尤其是左右岸河道,以河道中心線為界,西面昆山,東面上海,每年確定責任主體,比如馬家江,今年由上海負責,明年由昆山負責,避免相互推諉!崩ド绞兴畡站指本珠L魏巍說。 去年10月,青浦、吳江、嘉善聯合啟動示范區協同治水,三地區級總河長聯合發文互聘聯合河長,實現了示范區省際交界河湖聯合河長制全覆蓋。9月30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重點跨界水體聯保專項方案》印發,為重點跨界水體的保護和治理提供了基本遵循,10月30日,太浦河共保聯治江蘇先行工程啟動,“聯合河長制”信息化平臺上線。 “以前一條交界河道內的水生植物要打撈3個月,現在半個月就能清理完。”吳江區河長辦副主任馬旭榮說,聯合河長制建立后,大家都主動出擊,從上游開始加大對水葫蘆的打撈和管控,減輕下游工作量。 “最近我們巡河時遇到嘉興的打撈船,說江蘇的打撈點已經把上游水葫蘆都打撈完了,他們那邊不需要打撈了!瘪R旭榮說,三地還建了微信群,如果上游打撈壓力大,在微信里說一聲,另外兩地就會派保潔船來支援。 聯合河長制,讓跨區域治水“冤家”變“親家”。從去年開始,吳江與上海青浦、嘉興秀洲、湖州南潯等地召開水葫蘆聯防聯控會議,目前,水葫蘆聯防聯控工作已在吳江周邊地區全覆蓋。 攻堅克難,讓“鬧心河”煥發新生 交界河湖水環境共同治理,一直是個難題。 流經常熟與張家港兩地的走馬塘,犬牙交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界區有十幾處!巴菩新摵虾娱L制后,我們意識到,雖然行政區域河段交錯融合,但河道保潔工作是可以分的,于是按照岸線長度比例來劃分保潔任務,確定集中邊片河段為各自的保潔區域。”常熟市河道管理處主任陶宏介紹,走馬塘在常熟境內12.13公里,張家港境內15.59公里,通過測算,最終在張家港樞紐下游800米劃界區分上下游保潔任務。 10月28日,記者在蘇州姑蘇區白洋灣街道九曲河大橋看到,3臺挖機正在忙碌,近處已經清理過的河道露出本來面貌,其功能性河道的地位,從河面寬度和河底深度中可以略窺一斑。 這條40多年未曾清淤的“鬧心河”煥發新生。附近寶祥苑小區居民韓永興說:“以前這個水面又臟又臭,現在環境好了,我們每天都出來散散步! “黃花涇北岸為蘇州高新區,南岸為姑蘇區,是一條界河,也是兩區行洪、排澇河道。過去底泥淤積,還有大量圍網養殖、亂搭亂建、住家漁船等!苯痖嬓鲁枪芪瘯敝魅尾芪拿鞅硎荆2017年,黃花涇藍藻大爆發,兩區痛定思痛,聯手對水岸面貌綜合整治。 聯合河長制改變了黃花涇的面貌。為避免出現以往南北岸責任不清、分工不明等情況,黃花涇河道保潔由姑蘇區和高新區輪流負責,每兩年輪換一次。 今年7月,黃花涇首次實施大規模徹底清淤。曹文明介紹,此次不光對黃花涇4.21公里的河道全程疏浚,還將對垃圾、磚屑瓦礫、沉積性淤泥土、雜草、沉船等徹底清除。 黃花涇治理工作還牽涉到雜船處置問題,涉及姑蘇區和高新區共97條雜船、57戶人家、100多名船民。72歲的戴增元以前一直生活在船上,靠在黃花涇里打魚為生,此次黃花涇整治時,他獲得了10多萬元的賠償,即將搬進安置房!拔以诮值赖膸椭聰[攤做些水產生意,每個月能賺兩千多塊錢,再加上我們老兩口每人每月一千多元的農保,生活不成問題。” 截至7月底,97條船只無一遺漏,全部簽約交船,5萬平方米受污染水面隨著圍網與地籠的清理煥然一新。黃花涇治理,成為蘇州探索聯合河長制攻堅克難的典范。 跨界執法,發揮綜合治理效能 今年9月,昆山花橋水利站和上海青浦區白鶴水務所對界河虬江河聯合巡河時發現,岸坡存在墾種及違章建設等問題。雙方聯合執法,共同到達現場,很快將所有違建全部拆除。 “上海新江村是整個嵌在花橋里的,一開始是單方面整治,花橋執法人員來時他們就把東西拖到青浦,青浦執法人員來了他們就把東西拖到花橋,打‘游擊戰’,雙方都管不了!崩ド剿畡站趾雍L制管理科科長焦健說,非法采砂也多發生在交界水域,且具有“流竄作案”的特點。交界水域跨行政區域,異地執法難度大,迫切需要加強區域合作,建立聯動機制。 對此,蘇州加強與沿江地市合作,依托聯合執法,有效遏制了流竄性、跨區域非法采砂活動。今年4月,“兩岸四地”聯合打擊長江非法采砂工作座談會在蘇州舉行,蘇州、無錫、南通、泰州“兩岸四地”共同構筑起長江采砂管理堅固屏障。 協議簽訂后,四地共同搭建聯動執法巡查平臺,合力打擊交界水域非法采砂、采砂船只非法移動等行為,對發現的非法采(運)砂船,通過聯動執法平臺,按照誰發現誰處理的原則處置,或由兩地支隊落實屬地處理。 “水里的問題,根源在岸上!碧K州市副總河長、市委副書記朱民認為,要強化部門聯動,加強跨區域間行業與行業、部門與部門的對口合作,保障河道清淤、駁岸整治、綠化提升等工作的綜合治理效能,保障對水域岸線占用、偷排偷倒、船只“流竄”等現象的聯合執法力度,放大治理合力,推動聯合河長制工作最大程度發揮綜合治理效能,把有條件的跨界河湖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國的治理樣板。 “下一步,我們將在積極探索信息化條件下開展聯合河長制工作的新路子!碧K州市河長辦主任、市水務局局長陳習慶說,一方面,加快終端監控監測系統建設,探索研究信息化“電子巡河”手段,拓展信息來源,及時掌握情況;另一方面,加快“智水蘇州”平臺建設,構建市域一體的河(湖)長制綜合管理和信息即時交互系統,相關內容做到可跟蹤、可追溯、可查詢。 “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遍L三角水鄉古鎮這塊“世界級料子”,有湖蕩縱橫,有小橋流水,在“聯合河長制”這樣的制度創新下,正在放大“最江南”的無限魅力。(洪 葉 吳 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