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萬物 湘約未來”2020世界計算機大會聚焦計算產業新動能
|
央廣網長沙11月1日消息(記者姜文婧)11月3日至4日,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的2020世界計算機大會將在湖南長沙舉行。 計算機產業是數字經濟的發展基石、智能社會的發展引擎,對國家經濟增長、產業結構優化和社會民生改善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了共同探索產業發展前沿、摸清產業發展趨勢及共建產業生態,湖南省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于2019年共同舉辦了首屆世界計算機大會,經國務院批準,該大會永久落戶湖南長沙。 “湖南有底氣辦好世界計算機大會。”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彭濤在接受記者專訪時介紹,湖南雖是內陸省份但敢為人先,一直堅定不移向計算技術及產業發展高地攀登。新中國第一條現代化的電子計算機外部設備生產線、第一臺國產計算機硬盤和第一臺計算機軟驅都在湖南誕生;“天河”“銀河”系列超級計算機享譽全球,“天河二號”曾連續6次蟬聯全球最快超級計算機的桂冠;盧錫城、楊學軍、廖相科、王懷民、桂衛華、王耀蘭等一批計算機領域或泛計算機領域的頂尖人才不斷為湖南計算機產業創新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湖南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視計算機產業,曾提出“三個堅定不移”——堅定不移地把高端芯片的研發和產業化做好,堅定不移地推動以IGBT為代表的功率半導體器件做強做大,堅定不移地支持集成電路裝備的研發和產業化。在全國范圍內,湖南省較早提出了以產業鏈思維發展產業,將計算機產業列入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近年來,不斷夯實基礎,強鏈補鏈,打開了快速發展勢頭,以計算機為代表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正在湖南崛起:2019年,全省電子信息制造業營業收入突破2920億元,近5年都保持兩位數增長。面對疫情沖擊,今年1-8月依然實現營業收入1822.5億元,同比增長12.7%。 彭濤指出,特別是今年疫情背景下,以計算機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展現出了強大動能,成為整個經濟發展的“壓艙石”。這也應證了今年世界計算機大會的主題——“計算萬物·湘約未來—計算產業新動能”。屆時,將有 17位院士、1位圖靈獎獲得者,在大會上帶來計算機領域最前沿的洞見,數百位政企高層代表共謀產業發展、技術創新與應用、生態構建。開幕式暨主論壇、專題論壇、產業對接會、計算機產業創新技術與產品應用成果展示等10場重要活動將在會期內緊鑼密鼓開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還提出了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未來,我國計算技術以及相關產業如何繼續走好自立自強之路?這也成為本次大會最受關注的熱點。受訪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普遍認為,雖然當前面臨諸多挑戰,從發展空間潛力、發展決心、政策利好來說,我國計算機產業迎來了創新發展最好的歷史機遇,未來可期! “接下來,一方面夯基礎,一方面勇創新。”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彭濤介紹:“我們希望通過計算機大會的平臺,瞄準計算機領域前沿。同時在重點基礎領域,我們鼓勵企業進一步做好‘四基’攻關,去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在5G應用、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無人駕駛等等方面,我們要努力形成一批應用創新的典型代表,把湖南的科技研發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