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瀾湄萬里行:走進“世外桃源”香格里拉
|
央廣網香格里拉10月26日消息(記者張雷)10月22日,由青海、西藏、云南三省區黨委宣傳部聯合組織的“同飲一江水、共話瀾湄情”2020瀾湄萬里行采訪團一行離開西藏,進入云南采訪。
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從云層中露出神秘容顏(央廣網記者張雷 攝) 當天早晨,采訪團從西藏昌都市芒康縣曲孜卡鄉出發,沿著214國道南行110多公里,來到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境內、瀾滄江邊的梅里雪山。隔江相望,海拔6740米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難得的從流動云層中露出了神秘容顏,很快又被云霧遮住,所幸記者用鏡頭快速拍下了這一瞬間。而陽光不時從云隙中映照在梅里雪山下的村落,給人以世外桃源的感覺。 繼續前行70公里,沒有梅里雪山名氣大的白馬雪山則非常慷慨地將海拔5430米的主峰以及20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一覽無余地展現,吸引了采訪團和眾多游客停車觀賞。
陽光從云隙中映照在梅里雪山下的村落,給人以世外桃源的感覺(央廣網記者張雷 攝)
白馬雪山(央廣網記者張雷 攝) 繼續前行90公里,采訪團來到迪慶州香格里拉市尼西鄉湯滿村湯堆片區。這是一個充滿濃郁藏族風情的村落,是香格里拉市著名的黑陶村和桃花村。近年來,隨著香格里拉旅游不斷升溫,尼西黑陶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外來游客、周邊市民紛紛涌入村中,賞自然風光、體驗黑陶制作。 尼西鄉藏族副鄉長李照介紹,對口支援湯滿村的上海市閔行區投資1100多萬元,援建了停車場、公廁、路燈等基礎設施,村民們也在鄉村環境、建筑、民風民俗、美食、手工藝等方面下足功夫,不斷提升旅游服務水平。
記者在香格里拉市尼西鄉湯滿村湯堆片區黑陶作坊采訪(央廣網記者張雷 攝) 當晚,采訪團抵達迪慶州首府香格里拉市,參觀有“月光城”之稱的獨克宗古城。 獨克宗古城是一座有1300多年歷史的古城,也是我國保存得最好最大的藏族民居群落。歷史上,這里曾是滇藏茶馬古道的樞紐及滇、川、藏物資中轉和文化、經濟交流中心,現在是蜚聲海內外的旅游目的地。
香格里拉市獨克宗古城廣場上的民族歌舞表演(央廣網記者張雷 攝) 古城廣場上,身著各民族服飾的市民群眾圍成兩個的圓圈,在民間藝人的領唱下,一邊唱著傳統的民歌,一邊跳著傳統民族舞蹈,吸引了記者和眾多游客圍觀,紛紛拿出相機、手機拍照、錄視頻。 23日上午,采訪團乘車前往距香格里拉市城區22公里的普達措國家公園參觀采訪。
普達措國家公園美景(央廣網記者張雷 攝) 普達措國家公園是我國首批十大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之一,位于怒江、瀾滄江、金沙江“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中心地帶,由國際重要濕地碧塔海自然保護區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哈巴片區之屬都湖景區兩部分構成,擁有地質地貌、湖泊濕地、森林草甸、河谷溪流、珍稀動植物等,原始生態環境保存完好,總面積達1300多平方公里。
小松鼠叼走餅干(央廣網記者張雷 攝) 采訪團乘坐觀光車來到屬都湖景區,與眾多游客沿著3.3公里步行棧道前行,一路觀賞美景,不停駐足拍照。蒙蒙細雨中,伸向水面的紅葉綠須與煙雨蒙蒙的湖面和遠山宛如迷人的水墨畫。更有萌萌的小松鼠從樹林中跑到步行棧道旁,似乎想向游客討要食物,一點也不怕人。記者拿出攜帶的餅干,小松鼠觀察了一下,嗅了嗅,一口叼住餅干,轉身消失在茂密的叢林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