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余所航空航天院校齊聚南航 問計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
新華網南京10月19日電(龐雪汀)課程思政該怎么建設?航空航天類專業課思政元素如何凝練?課程思政教學如何改革?最近一場匯聚了國內40余所航空航天類院校的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論壇,嘗試著給出答案。10月17日至18日,由中國航空學會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共同主辦首屆全國航空航天類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論壇在南航舉行,200余位專家學者出席,問計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活動現場
開幕式上,大會主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書記鄭永安表示,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做好“課程思政”這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是所有高校都在一直思考的重要命題。希望通過此次論壇與兄弟高校共同研討,協力破解“課程思政”在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評價等方面的關鍵難題。 在主題報告環節,多位專家提到“課程思政是方法不是加法”這一觀點。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教學研究分會理事長楊祥以南京大學《宇宙簡史》課程建設為案例,分析了該門課程站在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新高度,圍繞“樹立正確的宇宙觀”的課程建設目標,凝練與聚焦課程思政元素,遴選課程的知識點,構建創新性的課程體系的經驗做法。 結合20多年大學物理的教學實踐,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施大寧在題為“明理·悟道·育新人——‘課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思考和實踐”的報告中,用一堂精彩的“示范課”回答了“如何把思政教育之‘鹽’融入物理課程之‘湯’?”他表示:“我們應該明確課程思政是焦點不是終點,課程思政是方法不是加法,課程思政是融化不是僵化,把這個做好了,我們才真正把課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以及現代的概念融入到我們的傳統教育當中去。” 針對課程思政的供給優化問題,哈爾濱工業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吳松全提出,要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思政建設思想,打通教師思政與學生思政鏈條,構建新型思政關系,并以哈工大建校百年系列作品為例,強調學校要為老師提供優質的思政資源。 工業與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副司長李冠宇表示,部屬高校要深化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增強思政工作的時效性,探索形成一套科學有效、可復制、可借鑒的課程思政建設標準和評價體系。 據介紹,長期以來,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結合學科專業特色,打造了“課程思政”系列課程。南航還精心打造“校友總師思政公開課”品牌,開展“軍工記憶”專項實踐,組織師生實地走進國防企業單位,培養學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學高峰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成為課程思政改革的引領性示范高校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