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聚時代,創育新機 2020江蘇省雙創周省級雙創成果發布
|
創新創業創造象征著生命力、支撐力,蘊育著新優勢、新未來。多年來,江蘇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拓展雙創的深度和廣度,提升雙創的科技內涵,增強雙創的發展實效,優化雙創的發展環境,加強雙創的實施保障,形成了“要素集聚、載體多元、服務專業、活動持續、資源共享”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態體系。 本次江蘇省雙創成果展共包括江蘇省雙創成果展、雙創示范基地建設成果展和各設區市雙創成果展三個部分,圍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和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要求,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效果和效能為重點,以“蘇聚時代,創育新機”為主題,全方位、多渠道、立體式創新呈現,講述創新創業故事,傳遞創新創業精神,培育創新創業文化,打造線上線下聯動且永不落幕的雙創活動周。
江蘇省雙創成果介紹 多年來特別是今年以來,江蘇全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聚焦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改革創新,聚焦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聚焦持續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強化政策協同,增強發展后勁,以新動能支撐保就業保市場主體,尤其是支持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創業就業,推動了全省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 目前,全省建成6個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100個省級雙創示范基地,進一步聚集創業就業、融通創新、精益創業、全球化創業等4個重點方向;國家級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162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超過 2.4 萬家,高新技術企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超過 45%;省級以上備案眾創空間949家,其中,國家備案眾創空間224家,入駐企業和團隊超3萬家;各類科技企業孵化器848家,其中國家級219家,國家孵化器數量、面積及在孵企業數繼續保持全國第一。全省各類創新載體及企業對就業的貢獻率超過60%。 據悉,自2015年國家舉辦“雙創周”活動以來,江蘇每年都積極謀劃江蘇分會場活動,線上線下各類活動已深入人心,精彩紛呈。本次“雙創周”圍繞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的主題,2020年云上活動周江蘇分會場用虛擬現實、文字、數據、圖表、圖片、視頻、直播等形式,展示雙創工作成效、 論壇活動、雙創政策、新聞宣傳等。江蘇集中展示的一系列線上線下活動將進一步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以優異成績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 江蘇省僑聯新僑創新創業基地介紹 2012年開始,江蘇省僑聯在全省各類園區、高校和科研院所、僑資僑屬企業中,開展江蘇省僑聯新僑創新創業基地評選命名工作,吸引和服務新僑創新創業。截至2020年9月,共命名120家“雙創基地”。 南京市江北新區產業技術研創園 為保證被命名的“雙創基地”高質量發揮作用,堅持科學制定評選標準,按組織建設、服務質量、雙創成效,逐項細化指標、量化評分;堅持嚴格評選程序,落實自評申報、現地考察、專家評審、會議研究、公示確認評定流程;堅持務實舉措促進,通過召開基地工作促進會、組織參加創新創業成果展、項目路演、推介會等,提升“雙創基地”建設質量。 “雙創基地”在凝聚吸引新僑人才、服務新僑創新創業方面成績顯著。據不完全統計,“雙創基地”吸引了國家級和省級人才2063人,獲省部級獎項589個,國家專利 24574項。2019年基地內企業總產值達4723.70億元,上交利稅490.72億元,為推動江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首屆江蘇特色小鎮創新創業大賽介紹 “雙創”是創新發展的重要抓手,有力支撐著就業。2019年,56家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單位共集聚了省級以上創新創業基地、眾創空間289個,22家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創意創業類小鎮吸引入駐的創業團隊超過1400個。除此之外,小鎮還吸納了從業人員43.5萬人,其中碩士學歷及以上3.1萬人,專利累計擁有量13733件,省級以上有影響力的自主品牌505個。
首屆江蘇特色小鎮創新創業大賽 為響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江蘇省特色小鎮培育創建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聯合各方單位共同舉辦首屆江蘇特色小鎮“創新創業”大賽。自大賽項目申報通知公布以來,各小鎮積極參與、踴躍報名,共收到參賽項目近200個,其中37個項目入圍復賽,并評選出“十佳項目”。 本次大賽作為2020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江蘇分會場的子活動,以“助推雙創 成就小鎮”為主題,秉承“創新、合作、超越”的精神,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倡導科技創新促進新舊動能轉換,通過以大賽為媒介和平臺遴選優質“雙創”示范項目,旨在引導省級特色小鎮加快構建創新創業載體,凝聚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加強產業發展要素高效集聚,總結特色小鎮創新創業成果,加大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對小鎮內的小微企業和初創項目加大金融支持,借助大賽助推全省持續打造高質量的特色小鎮雙創項目。(王天翊 沙芳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