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美食文化節開幕 一只魚圓演繹美味“新傳奇”
|
用一把勺子將魚漿舀起放入油鍋,一會兒工夫,魚圓表面形成一層金黃彈韌的外皮,香氣四溢……10月10日,“十全十美”的好日子,興化市沙溝鎮一年一度的“保留節目”——金秋美食文化節開幕,沙溝魚圓當仁不讓成了當天食客的“寵兒”,兩小時內幾乎被搶購一空。 沙溝魚圓歷史悠久,相傳明末清初就已是沙溝人招待貴賓的美味。雖然家家做、戶戶賣,但由于沙溝魚圓名氣不夠響,村民收益低。但如今,這只魚圓正演繹著古鎮新傳奇:一年賣出近100萬斤,產值近2500萬元,直接帶動制作、銷售等環節約300人就業,年收入多的超過10萬元。 一只魚圓如何成功實現了“美味突圍”?沙溝鎮黨委書記郭慶軍認為,關鍵在于打好了“三張牌”: 第一張牌——以節為媒。 “沒想到生意這么火,都沒夠賣!”張超古鎮魚圓店的老板張超夫妻準備了170斤的魚圓,帶到美食節現場后兩小時不到就賣完了,老板娘鄭紅香笑言:“早知道生意這么好,就雇兩個人幫忙多準備一些了! 沙溝古鎮旅游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石勇介紹,三年前,鎮上圍繞地方特色打造“四大節慶”:春有游走燈會,夏有東岳廟會,秋有美食節,冬有菩提文化節。“以節為媒吸引了大批游客,極大帶動了魚圓、藕夾等沙溝特色美食的銷售!笔赂嬖V記者,美食節當天,沙溝魚圓總銷量超過平時的5倍。 第二張牌——品牌至上。 “過去制約沙溝魚圓產業發展的,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市場上魚龍混雜,一些不良商販‘以次充好’,長此以往就砸了沙溝魚圓的招牌!鄙硿萧~圓協會會長歐林洪告訴記者,2018年鎮上成立了沙溝魚圓協會,目前已有6家會員加入。在協會的指導下,沈亮大魚圓、姐妹魚圓等10多家商戶取得合法生產許可證。同時,沙溝鎮聯合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定期抽查,下一步還將統一價格,確保魚圓產業健康發展。今年7月,泰州名小吃系列地方標準再添兩位“新成員”,其中一個就是《興化沙溝大魚圓制作技藝》。前不久,沙溝大魚圓又入選全省“百道鄉土地標菜”。 54歲的俞用蘭是沙溝魚圓協會會員,經營著一家“古鎮魚圓”老店。她告訴記者,每年春節前是魚圓銷售的高峰期,“去年最多一天銷售超過3000斤,照今年的勢頭看,銷售量還會增長,到時候有的忙啦!” 第三張牌——漁業文化。 沙溝是典型的水鄉澤國,興化“七湖八蕩”就有“兩湖六蕩”分布在這里。近年來,沙溝鎮立足水面資源優勢,一手抓漁業高效發展,一手抓旅游業強勢起步,以產業發展助力古鎮新變。該鎮先后獲評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全國“最美漁村”、江蘇省漁文化旅游風情小鎮。去年,沙溝鎮接待游客近30萬人次。 沙溝鎮副鎮長姜正明介紹,今年該鎮打造的古法捕釣“十八幫”漁事體驗區,是沙溝漁業文化旅游最亮眼的手筆。沙溝漁業發展至今,漁民發明了近百種漁具、漁法,涌現出18個捕魚幫別,形成里下河地區特有的漁業傳統文化。郭慶軍說,美食、美景、美文化,讓游客“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再來”,共同構建了沙溝漁文化產業生生不息的“內循環”。(董鑫 吳俊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