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出臺20條政策措施 助推經濟開發區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
|
10月12日,江蘇省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了省政府日前出臺的《關于推進全省經濟開發區創新提升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據悉,《實施意見》圍繞經濟開發區開放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等,提出了5大方面共20條政策措施,突出分類指導、開放發展,突出改革創新和產業升級,為新形勢下全省經濟開發區創新提升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增添新動力。
新聞發布會現場
“在30多年的建設歷程中,江蘇開發區的質量效益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創造了全省1/2的經濟總量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了4/5的進出口總額,吸納了4/5的實際使用外資,是江蘇經濟的一張靚麗名片。”江蘇省商務廳副廳長朱益民表示,江蘇《實施意見》將國家文件精神擴大至全省經濟開發區,并針對國家級和省級不同層級、不同管理類型和發展階段的經濟開發區,提出針對性操作性強的政策措施。比如,在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中,對處于起步階段、區域范圍相對獨立的經濟開發區,托管代管鄉鎮(街道)的經濟開發區,以及經過多年發展、產城融合度較高的經濟開發區,提出了“分類菜單式”改革路徑。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挑戰,全省開發區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力保重大項目不暫停、招商引資不斷線,為全省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和堅實保障。 數據顯示,1-8月,全省開發區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17997.0億元,“四上”企業營業收入107984.5億元,經濟運行逐步回升;實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884.4億元,同比增長6.7%,高于全省4.9個百分點,占全省62.4%;完成稅收收入3451.1億元,同比增長9.6%,高于全省12.2個百分點,占全省67.1%;引進1274家外商投資企業,完成實際使用外資164.2億美元,同比增長9.7%,占全省82.6%;進出口總額3123.9億美元,占全省77.9%,其中出口1865.3億美元,進口1258.6億美元。 《實施意見》突出開放發展。要求經濟開發區在全力穩外貿穩外資的同時,著力優化外貿外資結構,提高制造業利用外資比重,提高對外貿易質量。重點引進跨國公司總部等功能性機構,探索建設外資總部經濟集聚區;強化投資促進,對重大外商投資新設或增資項目,各地可按照其對地方經濟社會綜合貢獻度給予獎勵;對招商一線崗位人員,可實行特崗特薪。進一步優化完善經濟開發區科學發展綜合考核評價辦法,對成績突出的開發區給予資金支持、優先申報國家級經開區等獎勵。 《實施意見》明確提出經濟開發區要聚焦主責主業,優化機構職能設置,推進大部門制改革,實行扁平化管理,職能機構以下原則上不再設管理層級,編制、崗位和資源向招商引資一線和服務企業一線集中。同時,明確允許開發區開發運營主體在境內外上市、發展債券融資;有序推進整合優化,實行“開發區+功能園區”、“一區多園”模式;加大放權賦能力度,借鑒自貿試驗區各項改革經驗,推動相關領域省級管理權限下放;深化開發區區域評估改革,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據悉,下一步,全省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推動《實施意見》落地落實,將全省經濟開發區建設成為踐行新發展理念和培育發展新動能的引領區、高水平營商環境和便利創業創新的示范區、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集聚區、深化改革開放和體制機制創新的先行區。(江天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