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交會"下周在寧開幕 科技為文化產業插上騰飛翅膀
|
時代在發展,科學在進步,人們對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文化與科技融合,給文化產業插上騰飛的翅膀,讓當下的文化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新姿態。 南京是歷史文化古都,也是一座充滿勃勃生機的創新名城,在文化與科技的融合上,南京可謂亮點紛呈。10月23日—25日,中國(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覽交易會將拉開帷幕。大會前夕,記者深入全市各地進行探訪,挖掘“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新亮點。 戴上VR設備,在景區內“玩穿越” 秋高氣爽,位于夫子廟秦淮風光帶的愚園景區內游人如織,與園區一街之隔的祥朝美術館內,正在拍攝“秦淮八艷”之一李香君與明末名士侯方域的愛情故事。“我們利用8K超高清全景技術拍攝,后期制作好之后,將呈現在融交會的秦淮展區內。”導演張明軒告訴記者。 “展臺”變“戲臺”,是秦淮區參加融交會的創意之舉,其中最突出的亮點便是科技的支撐。“我們將在展會現場復原景點原貌,把拍攝好的故事投影在墻上,游客戴上VR設備后,將以特定的角色進入故事,親身穿越體驗古代往事。”南京華加文化創意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方顏介紹,此次秦淮展區的主題為“夢回金陵城”,選取了南京最具歷史文化代表的三個故事點:清末民初南京著名的私家園林——愚園、古代最大的科舉考場——江南貢院、近代兵工業起源地——金陵機器制造局。 科技,賦予文化新的生命。此次秦淮展區是華加文化探索“旅游與科技融合”的一次嘗試,公司董事長徐加華表示,未來,公司希望能和全市甚至是全省、全國的各大景區合作,把技術推廣出去,用沉浸式體驗替代傳統的講解員方式,讓每個游客都成為參與者,革新旅游方式。 用上區塊鏈,版權不再“白菜價” 作為南京創新名城建設的先導區,在文化和科技的融合發展上,江北新區也在不斷創新。位于自貿區南京片區的江蘇數字產權交易有限公司,已經開發出利用核心區塊鏈技術搭建的數字資產知識產權金融交易平臺——IPFX平臺。 “區塊鏈是一個分布式的共享賬本和數據庫,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等特點。”公司總裁楊鵬飛介紹,此次參展的IPFX平臺知識產權板塊,將能很好解決音樂、文學作品、影視、動漫、戲劇等版權的“痛點”。 楊鵬飛以86版《西游記》為例,片中歌曲有近30首,最高的一筆版權收益才6萬元,堪稱“白菜價”。“如果那個年代有區塊鏈技術,利用IPFX平臺,就能最大化保護創作者的收益。”楊鵬飛表示,在區塊鏈可信任的體系下,可以使創作者和版權運營商雙方約定未來分成比例,若未來利潤較大,創作者可從利潤中獲得收益;若版權運營商出現賠錢狀態,可向創作者提供保底收入。通過智能化合約方式,還可自動進行收益分配,快速識別和處理侵權行為。 目前,新上線的IPFX平臺知識產權板塊每月的平均業務量有500多筆,最高的一筆版權交易達80萬元。 植入信用體系,藝術品可“借回家” 在文化產業中,藝術品市場由于“水太深”,面臨諸多發展瓶頸。位于江北新區孵鷹大廈的南京在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正在進行一些嘗試,尋求突破這些阻礙。 記者在公司展廳內看到,油畫、國畫、珠寶、紫砂壺等每一件藝術品的旁邊,都配有一個二維碼,通過手機掃碼進入丙希藝術商城,藝術品售價一目了然。令人驚訝的是,手機頁面上還有租賃的價格,一幅售價6400元的油畫,3個月的租金只要490元。 “作為國內首家做原創藝術品的租賃平臺,藝術家原創和免押金租賃是我們最大的賣點。”總經理陳曉裕介紹,公司簽約的都是中青年藝術家,原創的藝術品屬于消費級,而不是收藏級,所以價格比較親民;同時,平臺和螞蟻金服合作,植入信用體系,在支付寶內有入口,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輕人消費。 目前,平臺簽約的藝術家有300多人,包括一些國外的中青年藝術家,平臺會員已突破3萬人。陳曉裕介紹,互聯網概念對年輕人確實有一定的吸引力,而很多消費者租賃一段時間后會直接購買,證明這是一個極具潛力的市場,“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讓藝術品降維消費,更貼近普通老百姓。”(李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