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企便民 讓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營商品牌亮起來
|
新華網南京10月13日電(虞啟忠)10月13日下午,“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淮安市縣區系列主題發布”第八場在淮安市舉行。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紀工委書記、監察工委主任何栩表示,利企便民、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既是高質量跨越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決勝高水平全面小康的重要支撐。
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發布會現場 今年以來,該區創新實施疫情最小單元化防控模式,探索跨行業“共享員工”,發放“速易貸”中小微企業貸款2.345億元,兌現惠企政策資金2.3546億元,堅定了一大批客商的投資預期和發展信心。截至目前,已簽約總投資50億元鵬鼎高端智能制造、總投資50億元鑫盛豐智能制造產業園等億元項目28個、總投資175.08億元;完成規上工業開票194.49億元、同比增長1.88%;實際到賬外資1.12億美元、同比增長83%。 “堅持以營商環境的確定性有效對沖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何栩介紹,該區為著力打造“公平、誠信、法治、高效”的營商環境,注重早謀先動,在高效組織實施上持續發力。2020年,首次將營商環境建設工作納入高質量跨越發展考核,對11項、43個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進行任務分解,進一步壓實責任、凝聚合力。注重目標引領,在內涵豐富提升上持續發力。以公平為根本,打造活力開放的營商環境,對所有企業一視同仁,充分維護其平等的市場主體地位。深化“2330”(開辦企業2個工作日內完成、不動產權交易登記3個工作日內完成、施工許可3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批改革,讓企業少跑腿、少煩心。
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辦“黨政親商雙月談”活動 何栩說,該區注重精準施策,在真抓便企利民上持續發力,深化“不見面審批”改革,推行線上審批“一表申請”至簡服務模式;在“2330”基礎上,全市首創“三證聯發、交地即開工”的“1113”項目服務品牌,強化政企互動,舉辦三期“黨政親商雙月談”活動,累計收集企業反饋的訴求和問題35個,截至目前已辦結29個,其余6個正在推進解決當中。注重協同推進,在維護良好生態上持續發力。筑牢作風屏障,出臺《“不作為、慢作為”等損害營商環境行為問責辦法(試行)》,鮮明干事導向,用好問責利器,給客商以可預期的未來,推動該區“二次創業”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淮安經濟經濟開發區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大會 營商環境建設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是長期的而不是短暫的,是系統的而不是孤立的,何栩表示,下一步,該區將繼續堅持刀刃向內、勇于自我革命,將按照市委蔡書記對經濟網格化的相關指示精神,進一步落實“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工作要求,讓網格數據動起來;聚焦中小企業紓困解難,推動金融、稅收、用工等各類惠企政策直抵基層,加大漢邦科技、威博液壓等擬上市企業孵化培育力度,推動鵬鼎科技年內開票過百億,讓企業活力強起來;堅持問題導向,瞄準作風建設中存在的“怕、慢、假、庸、散”問題,嚴查在項目幫辦服務、營商環境優化等方面找借口、尋托詞的人和事,讓干部作風硬起來;以新政務服務中心啟用為起點,推動行政效能大提速,打造淮安乃至全省政務服務改革示范品牌,進一步打響“2330”審批品牌,用好具有經開區特色的《關于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的意見(試行)》,常態化開展“黨政親商雙月談”活動,幫助企業爭取政策項目資金、落實紓困惠企政策、解決實際困難,推動政商交往親而有度、清而有為,讓營商品牌亮起來。 發布會上,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發展局局長解滿啟,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營商環境優化辦公室負責人陳洪偉分別就“經開區營商環境有哪些特色和優勢”“經開區經濟網格化的具體內容及落實措施”等問題與媒體進行了互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