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三年行動計劃收官戰 福州市推動“數字福州”建設再上新臺階
|
央廣網福州10月11日消息(記者萬存靈)2018年4月,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建福州盛大啟幕。借助峰會效應,福州緊抓機遇,制定了《“數字福州”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要將福州打造成為數字中國建設示范城市、數字中國建設福建樣本的排頭兵。 圍繞著“數字福州”建設,福州積極健全信息化建設發展機制,優化全市信息化建設布局,提升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深入融合利用先進信息技術,不斷創造電子政務建設新成果,深化信息資源整合共享,加快推動經濟發展、城市治理、社會生活方式轉變。數據顯示,2019年,福州數字經濟規模達3900億元,增速在20%以上,GDP占比超40%。 2019年6月,福州市產業發展促進大會上,福州將建設“數字福州”作為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和主攻方向之一,再會上進一步明確新的發展目標,并在財政、科技、用地、園區、招商等方面出臺新政策,為數字產業發展創造更加優越環境。 繼首屆峰會簽約64個項目后,去年第二屆數字中國建再簽約95個項目。福建鯤鵬生態創新中心、支付寶數字城市科技、皮皮蝦跳動科技、海康威視區域總部、麥克賽爾生產基地等一批重點項目落地,與字節跳動、比特大陸、螞蟻金服、平安科技、依圖科技等數字經濟龍頭企業合作不斷深化。此外,福州還謀劃了一批“數字福州”建設項目。截至7月底,141個項目中累計已開工129個項目,其中35個已竣工,94個正在建設。 以‘數字福州’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今年福州市將力爭數字經濟規模突破4500億元。福州市大數據委黨組書記、主任張青雅表示,將繼續升級數字新基建,加快推進數據開發利用,激活數據新要素,發揮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的平臺效應,深化與數字經濟頭部企業合作,推動福州數字經濟發展邁上新的臺階。 為搶占新基建風口,福州將加快信息基礎設施演進、升級智能融合基礎設施、強化創新基礎設施支撐。在信息基礎設施方面,加快推進“5G+光網”雙千兆城市建設,力爭到2020年底,建成5G基站1.2萬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注冊數突破400萬個,加快推動福州濱海新城三大電信運營商數據中心、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等建設;在融合基礎設施方面,穩步推進傳統基礎設施“數字+”“智能+”升級,推動智慧市政、智慧能源、智慧教育等基礎設施建設;在創新基礎設施方面,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中國福建光電信息科學與技術創新實驗室建設,持續提升華為軟件開發云、省人工智能超算平臺等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支撐能力。 為打造全國數字應用第一城,福州將夯實數字應用底座支撐。建成人臉識別公共服務平臺,全面提升電子繳費、信用、可信數字身份等公共服務平臺支撐能力。全面提速“城市大腦”建設,探索體制機制創新。打造“城市大腦”智能中樞,實施智慧停車項目,實現30000個以上車位先離場后付費場景應用。以“城市大腦”為抓手,開展數字應用場景建設,在民生服務、城市治理、政府管理、公共安全和產業融合等5大領域推出“100+”數字應用示范場景,啟動智慧健康養老服務、公共安全云平臺等超30個項目建設。 為實現數字經濟領跑全面提速,福州將推進數字經濟企業向重點產業園區集聚,打造10個以上省級示范數字經濟園區和省級成長型數字經濟園區。推動顯示、光電芯片、物聯網、大數據、信息軟件等產業基地提速發展,力爭各重點產業園區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比上年增長15%以上。全面提速數字福州行動項目建設,加快推進菜鳥網絡、京東(元洪)食品數字經濟產業中心等項目建設,建成復寅產業園、智慧餐飲云服務平臺等項目60個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