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漁民:深深告別,款款上岸
|
“上無片瓦,下無寸土,以船為家,終日漂泊”。雖然生活上存在諸多不便,但在漁民的眼里,一條船,就是一個家。 隨著長江大保護工作的落實、深入,長江沿岸的漁民紛紛離開生活了大半輩子的水面,開啟上岸新生活。 執念:船就是家 上岸困難 去年,帶著對長江和漁船的眷戀,南京市六合區龍袍街道大河口社區64歲的漁民孫學高和54歲林春祿李元祥正式告別了與江為伴的日子。 過去,黃昏撒網,次日凌晨收網。趕上清晨的第一波集市賣魚,順道把菜買回來,一天的生活便都在船上了。 如今,二人都已入住新居,孫學高享受著低保,專心帶起了孫子,林春祿偶爾去周邊的工廠打打零工。 在外人看來,這樣的生活,好不愜意。而在漁民看來,一輩子,都獻給了長江,上岸后,有太多的不習慣了。 對于林春祿來說,身體疾病是他面臨的第一個難題。 “100個漁民里最起碼80個是有風濕性關節炎的,以前在船上,還經常遇到血吸蟲,那個是最讓人害怕的!”現在回憶起來,林春祿依然恐懼。
岸邊血吸蟲的科普牌依舊保存著 常年的風吹日曬也讓孫學高的皮膚變得黝黑粗糙,他的手上有不少被漁網、鐵皮劃傷的印記,此外,頸椎和腰椎勞損的老毛病也時不時復發。 可就算這樣,漁民們的那份“船就是家”的執念卻絲毫不減。 站在岸邊,林春祿指著不遠處已經拆毀的漁船說道:“那條船,就是我家的,拆的那天都沒敢看!
林春祿家已被拆解的漁船 望著已面目全非的“家”,林春祿的內心五味雜陳!白孀孑呡叾际谴螋~為生,我自己也做了半輩子的漁民,舍不得!” 回憶起上岸前那一天,林春祿對妻子講出了自己的擔憂:沒有文化,沒有技術,上岸后能做點啥? “一是要離家近,二是不能太辛苦的,三嘛,最好工資能稍微高點!贝蠛涌谏鐓^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三點,是漁民們普遍的訴求,而這樣的訴求,面對龐大的漁民群體,是很難一一實現的。 2020年6月29日,街道和區人社局共同開展了“送培訓、送崗位、送政策、送服務”的活動。為36名漁民轉產提供就業創業、技能培訓、社保補貼、創業擔保貸款等方面的政策培訓。 為了提高培訓效果,根據漁民的職業特點,社區還特邀請了南京水產科學研究專家針對大河口漁民的實際情況,將水產養殖與農作物種植結合起來,拓寬了學員創業就業的思路,并召開兩次大規模現場招聘會。 漁民們見證了長江的變遷,而長江又哺育了一代代漁民。對長江有著深厚感情的漁民們紛紛表示,長江大保護是正確的,他們已經在慢慢適應新生活了。 雙向的“奔赴”,才是最有意義的。 釋懷:無魚可捕 何以養家 近年來,長江生態環境惡化,珍稀特有物種資源全面衰退,長江生物完整性指數已經到了“無魚”等級。 據孫學高回憶,他已經有30年左右沒有捕到過河豚了,見到最后一條鰣魚也是40年前的事了。40年前的鰣魚一斤的價格在7毛錢左右,而如今,上千元都買不到一條鰣魚。 “我見過最大的螃蟹,當時足足有九兩,現在上哪里能找到這么大的蟹!”孫學高說。 不論是品種還是數量,漁民網里的魚一年少似一年,同時,長江的環境也一年不如一年,受長江饋贈的漁民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漁民們表示,保護好長江母親河,也是他們共同的責任。 在魚的種類日漸稀少的情況下,捕魚,也漸漸成了一個運氣活!耙荒瓴艗耆f把塊錢,還不如出去打工! 首先是分水域,通過抓鬮的方式,劃分捕魚水域。 “這就是看運氣,抓鬮抓到肥一點的水域,產量就會高一點,水域不好,那產值自然就上不來。”孫學高說。除此以外,生產工具的落后,也是“運氣活”的原因之一。 “我們的下一代都不捕魚了,都去城里打工了!绷执旱撜f,捕魚有個季節問題,夏天在岸邊的蘆葦里都能捕到魚,而冬天,苗都往深水區去了,我們就要追著它,有的時候確實很危險。又苦又危險,不讓下一代干這個了。 上岸后的林春祿后拿到了三十多萬元的補貼,每個月享受低保。一家人住在安置房里,兒子兒媳外出打打工,老兩口在家帶帶孫子。 “雖然現在生活還在適應階段,還有一些難處,但是能住進干凈的房子里,兒孫滿堂,也是一種幸福吧!”林春祿說。 新生:群策群力 生生不息 打漁為生,更多的是生產力相對落后時代的一種“權宜之策”;走向小康,不能只在“打漁賣魚”的傳統思路上繞圈圈。感受現代文明,過上更高質量生活,從“船上人”變為“陸上人”是必由之路。
堆積在岸邊的漁船 漁民們對長江禁捕的意義逐漸形成了共識。 “我們老人無所謂。為了下一代的教育和健康,我們支持上岸!”揚州儀征市農業農村局綜合執法大隊大隊長劉勇軍介紹說,長江十年禁漁是落實長江大保護的一個重要環節,儀征長江岸線的絕大多數漁民對禁捕和退補上岸的國家政策持“開明”態度。 儀征市持合法捕撈證漁民25戶,漁船及輔助船64艘,已退捕漁民50人。 “退得出,穩得住,能小康,是我們執行漁民退補的工作目標。”劉勇軍說,2019年12月30日,儀征市政府辦印發《儀征市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度實施方案》,啟動長江禁捕退捕工作。 “截至目前,合法持證漁民全部退補安置到位,共兌付漁民退捕補償和安置資金1030.3685萬元!眲⒂萝娬f。 據了解,儀征市政府成立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推進儀征市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各項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退捕推進、社會保障、執法整治、市場監管四個專項組。 6月2日上午,在長航公安局南京分局儀征派出所協調關心下,南京油運公司物資分公司在派出所會議室對南京六合大河口社區前來應聘“船廠搬運工”崗位的兩名男性漁民進行面試,現場決定先錄用其中一名漁民金某,待有崗位空出后,再錄用另一名漁民。 長航公安局南京分局儀征派出所所長謝模寶說,除了常態化開展禁捕執法外,關心轄區水域漁民退捕上岸后的生計問題,了解轄區漁民轉崗再就業的需求,與轄區企業單位協調,幫助漁民轉崗再就業也是當前派出所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 “轄區內從事捕魚的漁民平均年齡50歲以上,都是晚出早歸,非常辛苦。年輕人不愿意做漁民,他們希望通過考大學、進企業等方式尋求突圍,讓自己更有尊嚴、更充分地參與這個時代!敝x模寶說,基于這個認識,很多漁民慢慢理解,禁捕和退補上岸對生態保護、子孫后代都有好處,主動尋求轉型就業的動力也足。 全面落實長江禁捕和退補,共同守護好長江母親河,構筑生態文明的美好家園,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的愿望,在江蘇正在變成美好的現實。(趙雅惠 虞啟忠 陳雨璐 錢湘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