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速“中軸線”擴容,一群平均36歲年輕人挑大梁
|
朗朗明月下車流滾滾,映得中秋之夜分外明亮。10月1日晚,江蘇省交通工程建設局京滬高速擴建指揮部副總指揮吳宇晟與同事們一起來到工地,夜查軟基施工現場,保障工程施工質量。從上一個項目開始,這已經是他們在工地上連續度過的第三個中秋節了。
不平凡 江蘇一次性改擴建體量最大工程
用3年半的時間,將259.5公里的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擴建為雙向八車道,這是江蘇省有史以來一次性改擴建里程最長、投資體量最大的高速公路擴建工程。
京滬高速公路擴建段起于蘇魯省界,接正在擴建的京滬高速公路山東段,經江蘇新沂、沭陽、淮安、寶應、高郵、江都,止于正誼樞紐互通立交北側,向東接已改擴建的京滬高速公路江都至廣陵段,向南順接在建的五峰山過江通道北接線。
工程全線要拆除56座橋梁、拆除重建53座橋梁、拼接169座橋梁、新建28座橋梁,還要改擴建互通式立交20處,新建互通式立交5處,擴建5個服務區,移位新建1個服務區。所有工程的施工均在不封閉交通的情況下進行。
“京滬高速貫穿江蘇南北,這些年逢節必堵,從四車道擴建成八車道,是沿線的地方和居民盼望了很多年的事了,高質量地完成擴建,將來就能為車主出行和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更好的交通便利。作為一名工程管理者,能夠參與京滬高速公路沂淮淮江段擴建工程這樣國家級重點項目,深感榮幸,更倍覺壓力。”從工地回到指揮部的宿舍已是深夜,吳宇晟給遠在南京的家人發了一條祝福的信息。“年年中秋都是‘千里共嬋娟’,大家伙兒都習慣了。”他說,雖然節日不能回家,但是想到眼下的付出將來會有無數人受益,苦歸苦,指揮部的同事們心里還是很有自豪感的。
不容易 每個工作節點,都需多方推動
京滬高速擴建工程具有建設條件復雜、安全風險高、交通組織復雜、保通壓力大、征遷協調難、技術重難點多等特點。吳宇晟告訴記者,與新建工程最大的區別就是,改擴建工程協調最重要,需要各方密切配合。
首先是交通組織的協調。9月底,指揮部牽頭組織開展聯合演練,過程中“一路多方”職責明確、配合默契,進一步檢驗了借道通行追尾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實施性,提升各方快速響應、配合協調、應急處置的實戰能力,為后期依法、科學、快速、有效地開展京滬高速應急處置工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更為棘手的還有征遷協調。京滬高速擴建全線涉及桿管線遷改、涵洞接長等工程數量眾多,建設過程中需積極協調通訊、電力、管道、路政、地方政府等多個部門,實施程序繁雜、協調工作量巨大。房屋拆遷、桿管線遷改、西氣東輸、臨時用地、用林手續、資金保障……每一個手續都要通過無數次的交流對接、協調推進。
面對8天長假出行高峰,京滬高速擴建指揮部的管理人員堅守崗位,在通宵達旦的拆橋現場,在燈火通明的辦公室,在工地夜查的隆隆機器聲中,他們加班加點,不辭勞苦,加快推進工程建設,嚴控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構建安全有序的雙節施工環境。
不簡單 平均36歲的管理團隊盡顯風采
記者從施工現場了解到,自2020年4月全面開工以來,京滬高速公路擴建工程新沂至淮安段先導段XY2標已完成便道、便橋施工,路基土方完成過半,鉆孔灌注樁施工完成超過7成,橋梁結構施工按工期有序展開。淮安至江都段的第二批施工中標單位已基本完成駐地建設,基本完成三場一部、便道便橋的建設和其他準備工作,水泥攪拌樁、鉆孔灌注樁施工全部展開。
作為交通強國江蘇試點和品質工程樣板項目,京滬高速擴建工程在73人的指揮部團隊帶領下順利推進,而這個管理團隊的平均年齡才36歲。“對于年輕人來說,這也是個施展才華、磨練意志的好機會。”吳宇晟說,在江蘇省交通運輸廳、省交建局的堅強領導下,在一路多方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京滬人正秉承省交建局“匠心鑄品,聚力筑夢”的奮斗精神,以不畏難、敢擔當的干勁和決心,全面打響大干快上開局戰。
隨著京滬高速這一江蘇南北“中軸線”擴建成雙向八車道,到2023年10月全線通車后,將極大地提升國家公路大通道的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完善和拓展蘇北、蘇中地區與蘇南地區的交通一體化網絡和通行能力,進一步助力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和長三角一體化融合發展。(石小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