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江蘇省攜手打造蘇錫常都市圈職業教育發展樣板
|
新華網南京9月28日電(龐雪汀)9月28日,教育部和江蘇省委、省政府聯合舉行部省共建蘇錫常都市圈職業教育改革創新高地、打造高質量發展樣板啟動大會。據悉,蘇錫常都市圈職業教育改革創新高地,是全國首個以城市群為單位的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
蘇州、無錫、常州三市構成的蘇錫常都市圈,地處長江三角洲核心區,是我國先進制造業集聚、經濟社會發達的地區之一,也是我國職業教育優質資源密集、創新思維活躍的地區之一。為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全面落實《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教育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決定整體推進蘇錫常都市圈職業教育改革創新,服務先進制造業發展,探索形成以城市群為載體、具有中國特色、國際影響力和對外輸出實力的職教模式,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職教新高地和樣板。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表示,教育部之所以將全國第一個城市點選在江蘇,主要有三方面考慮。一是國家有需求。蘇錫常都市圈既是“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交匯點,也是我國以“四點一線一面”為重點的區域教育創新試驗中的關鍵點;二是工作有基礎。蘇錫常經濟發展水平相近、歷史文化相似,職業教育集中且相對發達;三是改革有共識。近年來教育部、江蘇省多次在蘇錫常布局試點試驗,積累了豐富的合作經驗。 陳子季說,教育部將從三個方面加大對蘇錫常職業教育建設對支持:一是加強支持蘇錫常職業教育的理論研究;二是支持蘇錫常加快建設職業教育體系,不斷強化中等職業教育的基礎地位、提高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質量,推動各層次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培養過程貫通銜接;三是支持蘇錫常完善產教融合的基本制度,鼓勵與引導企業參與構建職業教育多元辦學格局,推進校企形成命運共同體。 江蘇省政府副秘書長徐光輝介紹了部省共建職業教育高地的建設目標。徐光輝表示,到2022年,蘇錫常區域內新增勞動力人均受教育年限將從15.5年提升至16年,每萬名勞動者高技能人才將由1000人提高至1100人左右;并圍繞千億級產業建立20個左右的產教融合聯合體,職業教育師資隊伍“雙師型”比例達90%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