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互聯網科技讓未來生活場景“照進”現實
|
經過5個月激烈角逐、33場省內外巡回路演,9月25日晚,由省工信廳主辦,南京市江寧區政府、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等聯辦的第六屆“i創杯”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在南京石塘互聯網小鎮落幕。 當天,從1216個參賽項目中脫穎而出9個項目,展開“巔峰對決”,互聯網創業與當下產業需求愈發緊密,互聯網科技正讓越來越多未來生活場景“照進”現實。 遠程醫療技術,在戰“疫”過程中大放異彩 記者發現,入圍項目不僅關注“高大上”的工業產業發展,也關注“接地氣”的百姓所需。在此前舉行的“百強賽”中,就有1/5的項目與衛生健康有關。 遠程醫療相關技術,在今年戰“疫”過程中大放異彩。遠程醫療有時需要內窺鏡,它可以看到X射線不能顯示的病變,例如觀察胃內潰瘍或腫瘤,據此制定最佳治療方案,同時還可用于微創手術。然而,內窺鏡卻是大型醫療設備中國產化率最低的。據相關機構統計,目前內窺鏡國內市場規模約為200億元,盡管年增速在20%以上,國外品牌卻壟斷了九成市場。 南京圖格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正是一家立志在中高端市場“分一杯羹”的中國企業!澳壳暗氖中g直播方案存在畫面看不清、傳輸速度慢等問題,遠程指導還存在一定風險。”公司CEO汪彥剛介紹,該公司專攻內窺鏡領域,結合5G、AI、深度學習等技術,研發出基于5G的4K超高清內窺鏡手術遠程音視頻互動傳輸技術。其研發的4K內窺鏡攝像系統,遠程手術網絡延時小于20毫秒,改善并增強了全流程畫質,大大提升了微創醫療的精準度和診療效率。 技術為生活帶來的福音不止于此。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發乳腺癌患者超30萬人,5年綜合生存率僅為67%,遠低于美國的89%,這與早期篩查不到位有關,而篩查主要依賴于醫療成像技術!拔覀冏灾餮邪l的‘光子計數型X射線探測技術’可以降低醫療影像成本,實現高分辨率和低劑量。”“幀觀德芯”董秘周天說,公司已將該技術先應用于牙科探測器,成本僅為原先的1/3。 多位評委表示,看似專精難懂的技術,必須告別“空中樓閣”,真正落地應用,然后才是商業模式的創新、有的放矢地孵化、幾輪融資的“培強”。 為人工智能“賦能”,產業與科技“雙鏈協同” 人工智能也是此次創業大賽的一大關鍵詞。越來越多創業者通過互聯網思維、數字技術迭代為人工智能“賦能”,提升科技鏈、完善產業鏈,實現“雙鏈”協同。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手機生產地,產業鏈上大部分生產環節已實現智能化,但檢測環節還需大量人工。據統計,每年約有450億個元器件待檢測,人工檢測1片耗時約為10-15秒,人為因素會導致檢測準確率非常不穩定。“公司研發的‘AI視覺工業檢測智能設備’,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及圖像識別,將檢測時間縮短至2秒。一條生產線一年能節省150萬元以上!睙o錫感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蔣帥說。 “如何讓‘智造’更智能?開發芯片!敝锌迫诤细兄悄苎芯吭(蘇州工業園區)有限公司CEO王旭光介紹,他和一群“海歸”小伙伴開發出一套“智能3D感知芯片與模組”,是業內唯一可提供既實現高精度又小型化、低成本的3D感知方案,可用于研發和銷售新一代智能3D相機模組,一舉實現工業自動化過程中高精度3D技術的國產替代。 從“練兵場”到“孵化池”,讓科技“后浪”更澎湃 創業團隊愈發年輕化,是記者連續幾年參會的真切感受。閉幕式上,本屆大賽仍延續往年傳統,由上一屆大賽特等獎獲得者將獎杯轉交給新一屆得主——20歲的項目參與者沈明輝,00后的她也是全場年齡最小的展示者,“后浪”與“前浪”交接的一幕引得掌聲連連。 “參加創業大賽,一是希望能接觸投資機構,獲得資金支持;二是希望接觸相應領域的專家,為項目發展提出建議!痹跂|南大學就讀大三的沈明輝袒露心聲!俺跎佟辈淮砑夹g稚嫩,就讀交通相關專業的她輔修經管,在老師創辦的公司——南京步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擔任市場運營助理,其帶來的北斗自適應抗干擾系統,專門為衛星導航地面端“保駕護航”。 記者梳理發現,此次闖入總決賽的9個項目中,有7個此前已獲相關融資。 省工信廳副廳長池宇表示,從“練兵場”到“孵化池”,歷經六年錘煉,“i創杯”大賽緊密貼合江蘇數字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孵化出一批可見成果,有些已從“小苗”變得“蔚然參天”。下一步,大賽將在創業能力提升、學習型創業社交平臺搭建、極速融資等方面對優秀參賽項目進一步“賦能”,讓更多科技“后浪”奔騰起來。(王 靜 付 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