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建成全國領先的高清數字地理資源數據庫
|
央廣網銀川9月24日消息(記者廉軍)記者24日從寧夏自然資源廳獲悉,經過兩年數據技術攻關,投資近2億建成全國領先的1:2000基礎地理資源數據庫及“多庫合一”,實現全區范圍大比例基礎地理信息數據一次性、全要素、全覆蓋,提升了基礎地理信息資源持續供給能力。 據介紹,項目自2018年啟動,組織航飛98架次,完成763條航線,獲取43275張航片,密度優于1點/每平方米雷達地面高程點7.8億個。完成覆蓋全區22個縣區優于0.2米分辨數字正射影像、數字高程模型8734幅、數字線劃圖74535幅,數據量達4290GB,實現了寧夏1:2000比例尺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全覆蓋。 據了解,數字線劃圖是項目成果中投入資金最大、包含信息最豐富、覆蓋要素最全面的矢量數據成果,匯集了居民地、水系、交通、管線、植被等8大類,39個圖層,700多種要素信息,建立可統計、可分析的地理空間數據庫,能夠從中獲取多維度的自然資源和社會經濟所需信息。數字正射影像圖是目前全域覆蓋分辨率最高的影像成果,具備地圖幾何精度的同時兼具影像特征,信息飽滿、直觀逼真、現實性強,具有良好的可讀性與量測性。首次采用高密度點云覆蓋全域生產2米格網的數據在全國也首屈一指,實現全區精度高、網格密、空間連序,準確反映地面形態的空間分布數字高程模型全覆蓋。 項目建設填補了寧夏在生產大比例尺地形要素數據無標準可執行的空白,已在自治區自然資源監管執法、生態保護修復等方面投入應用。支撐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服務確權登記,助力生態保護修復治理,為賀蘭山環境綜合整治、中衛沙漠污染事件調查、銀川市《黃河銀川段兩岸河灘地生態修復規劃》編制提供數據成果,助力規劃編制,為落實自治區謀劃賀蘭山葡萄產業發展用地提供服務保障。 項目全面提升了寧夏基礎地理信息資源的供給能力,為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提供了地理資源數字數據保障,對服務自治區發展具有巨大價值。為“一河三山”生態保護修復和“一帶三區”自治區重大戰略提供服務保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