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俄羅斯原油進入大慶石化
|
央廣網哈爾濱9月23日消息(記者喬仁慧 通訊員謝文艷)截至9月23日9時,4860噸俄羅斯原油經過管道輸送進入大慶石化煉油廠俄油儲罐,首批1.5萬噸俄油正在陸續進廠。這是繼“8.30”中交之后,大慶石化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項目迎來的又一關鍵節點,標志著大慶石化正式開啟俄油煉制歷史新篇章。 9月21日,大慶石化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項目廠外管道工程建成投產,“大煉油”項目開始進入投料試車階段。經過一夜管輸,9月22日12時6分,隨著管道壓力表讀數穩定上漲,俄油正式進入大慶石化。經過沉降、脫水等預處理工序,這批俄油將作為“大煉油”裝置的開工原料。據了解,這條俄油分輸管道首站位于黑龍江省大慶市林源輸油站,末站為大慶石化煉油廠輸轉聯合車間,全長51.5公里,輸送介質為漠大線俄油,是“大煉油”投產后的重要油源管網。 該管道的投入運行,將成為大慶石化調整裝置結構、產品結構,實現煉油一二次加工能力配套,提升企業抗風險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又一主動脈,為企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能。為順利加工俄油,大慶石化在林源輸油站內擴建林源首站,新增2臺給油泵、3臺輸油泵、計量標定系統及分析撬等設施;在煉油廠內改擴建末站,新增收球筒、污油罐、機柜間,新建2座萬立方米俄油緩沖罐等。 從1963年12月,第一列成品油列車從龍鳳車站駛出,新華社莊嚴宣告“中國使用洋油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到今天的俄油進廠,“大煉油”項目即將開工投產,大慶石化始終牢記重托、肩負使命,在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上奮勇拼搏、一路向前。 此前,大慶石化原油實際加工量為650萬噸/年,且全部為大慶原油。“大煉油”項目投產后,采取新增350萬噸/年俄羅斯原油與大慶原油分煉模式,將更好解決公司內部煉油與化工“小馬拉大車”、裝置“吃不飽”的問題,使原油一次加工量實現千萬噸級跨越。同時,每年可為地方下游企業提供120萬噸石化基礎原料,有效助力石化產業鏈延伸和地方經濟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