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市場的詩與遠方 第十一屆江蘇鄉村旅游節即將啟幕
|
“第十一屆江蘇省鄉村旅游節從今年9月26日開始至10月底結束,為期一個多月,將以鄉村旅游重點村宣傳、鄉村非遺和鄉村旅游文創產品展示、鄉村振興講堂和各設區市鄉村旅游節慶互動等一系列豐富多彩、惠民富民的活動,重點突出農文旅產業融合、地方鄉土文化特色,以及我省鄉村旅游市場復蘇的廣闊前景。”省文旅廳近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水韻江蘇·美好鄉村”第十一屆江蘇省鄉村旅游節即將啟幕。這是今年疫情發生以來,我省促進文旅行業加快恢復、逆境生長的又一力舉。在加快構建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如何以旅游節為“鑰”,打開鄉村旅游的發展之“鎖”,助力整個文旅行業全產業鏈的“振翅騰飛”? 系列“大菜”攪活“一池春水” 發展鄉村旅游,離不開項目拉動和氛圍營造。而旅游節,正是攪活“一池春水”的關鍵。雖然我省每年都舉辦鄉村旅游節,但身處文旅行業加快恢復的“風口”,今年的旅游節格外牽動公眾眼球。“從社會關切和行業需要出發,今年活動的總體考慮是,按照‘突出文旅融合、擴大旅游消費、提振市場、助力鄉村振興’的思路,激發我省鄉村旅游建設潛能,展示鄉村旅游發展成果,突出呈現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的新機制、新亮點、新成就。”省文旅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常勝梅告訴記者,今年鄉村旅游節,一系列“大菜”“硬菜”將由后廚端至前臺—— 著重體現農文旅商融合魅力、展示旅游富民惠民成效的“鄉村非遺和鄉村旅游文創產品展示”活動;圍繞鄉村旅游市場復蘇振興、業態提檔升級,指導鄉村旅游更好發展的“鄉村振興產業大講堂”;推廣我省鄉村旅游重點村發展經驗的“鄉村旅游圖片展”;推進鄉村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鄉村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出爐;公布我省第二批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預熱秋季旅游市場的50條江蘇省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悉數出爐。 “以小帶大”助市場復蘇 危機、危機,危中有機。 “公司首要任務就是活下去。”中國國旅(江蘇)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高志勤說。這家旅行社的出境游業務占到公司營收70%以上,此次因疫情受損情況不容樂觀。“為穩固國內市場,我們專門成立目的地事業部,作為資源整合和流量導入平臺。”在高志勤看來,省內鄉村旅游就是旅游行業“向內轉”的“流量入口”,“眼下,公司利用蘇州打造夜間經濟契機,為蘇州高新區樹山村策劃約5期活動,反響較好。” 省文旅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經圣賢認為,從長遠看,鄉村旅游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從“旅游+”到“+旅游”,小小的變化,卻意味著文旅系統將更為積極地擁抱市場,主動與農業、住建、發改等部門以及各類媒體開展合作,完善鄉村旅游服務功能、豐富旅游產品、優化消費環境。而從短期來看,舉辦第十一屆鄉村旅游節,對于“以小帶大”促進我省旅游市場復蘇、刺激旅游消費、增加農民收入、提升市場信心,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本屆鄉村旅游節還積極爭取各級文旅部門、鄉村旅游重點村、鄉村旅游企業、旅游特色村鎮和非遺傳承人等多方聯動參與,主動做強線上線下互動配套。“今年8月,全省國家級和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共接待游客445萬人次,環比增長14%。”省文旅廳資源開發處處長邵學文感言,經過此次疫情,“到鄉村去”已成為更多人出游的新選擇,為此,今年推出50條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期待能拉動更多消費。 鄉村旅游向深度發力 本屆鄉村旅游節開幕式定位蘇州樹山村,并非偶然。已舉辦12年之久的中國刺繡文化藝術節出自樹山,土生土長的樹山梨花節也舉辦了8年。長期以來,資源整合、文化賦能,不僅讓這座村莊煥發“新生”,使其文旅服務體系日趨完善,還促成了鄉村振興的多元生態。蘇州高新區黨工委委員朱奚紅介紹說,樹山村通過實施藝術家駐村計劃、建設藝術村落等,實現了“音樂進鄉村”“美術進鄉村”,吸引了包括馬拉松在內的體育賽事、房車基地,甚至無人機訓練營在此“落腳”。 樹山的鄉村旅游業,為更多的鄉村振興提供了參考。經圣賢說,眼下,各地紛紛推動鄉村旅游產業鏈向深度發力、朝廣度拓展,帶動村民致富、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與脫貧的案例越來越多,鄉村旅游消費供給的“盤子”越做越大,旅游富民和產業升級,正實現良性的互動。 樹山是一面鏡子,激發了各地經受疫情損失后,用鄉村旅游書寫文旅市場“詩與遠方”的信心。根據統計,目前,我省鄉村旅游復工復產率已接近100%,省內因旅而興的村莊,不止樹山,還有鹽城大豐南郊的恒北村、溧陽“一號公路”旁的禮詩圩村……“江蘇鄉村旅游節的到來,只是一個起點。”在朱奚紅眼里,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從樹山到蘇州,再到全省乃至長三角,“振興”一詞還有更多值得期待的地方。(李睿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