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舉行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
|
央廣網上海9月13日消息(記者傅聞捷 通訊員殷夢昊 李斯嘉)9月13日上午,復旦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舉行。鑒于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復旦大學本次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歡迎新同學。湖北籍學生、研究生和本科生代表約4500人在正大體育館現場參與典禮,其余未進入正大體育館的新生由各院系、各校區自行組織分會場同步觀看直播。 師長寄語:無愧偉大時代,堅守初心使命 “愛國、求真、創新,先憂后樂交相勉;團結、服務、犧牲,師生一德精神貫。”典禮現場,主席臺兩側高掛的紅色條幅寄托著復旦對新同學的殷切期許。 典禮開始前,2020屆本(專)科生畢業紀念片《因為復旦,我們相連》和研究生畢業紀念片《前進征程》中,復旦畢業生們分享了他們特殊的2020年畢業季經歷,以及疫情發生以來在各自專業領域做出的抗疫貢獻。因為復旦,我們相連,前進征程,永不停止。離開復旦后,復旦人也將帶著團結、服務、犧牲的復旦精神,與更廣闊的國家民族命運相連。 復旦的書院是本科新生的重要成長空間,學校以五位老校長之名打造“志德”、“騰飛”、“克卿”、“任重”、“希德”五大書院,讓同學們在通識教育的滋養下全面成長。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為來自五大書院的新生代表授書院旗。 復旦大學一直以來高度重視導師在育人育才過程中的功能發揮。經過遴選,今年共有新任博士生導師225人、碩士生導師324人,同時還為各位本科生配備了書院導師。 復旦大學特聘教授、經濟學院教授、第九屆“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導師”獲獎者陳詩一,作為教師代表歡迎2020級新生并致辭。他結合自己在復旦的學習經歷和同學們分享了三點心得:從宏觀上,樹立報國樂業的崇高理想,心有所信,方能行遠,方能無愧于復旦人這個身份,無愧于這個偉大的時代;從中觀上,要有能體現求真創新目標的一個三五年的學習規劃,這和大家在復旦學習的時間相匹配,規劃太短,略顯浮躁,計劃太長,形同虛設,三五年期的規劃恰好能夠賦予我們可持續的壓力和坐冷板凳的耐力;從微觀視角上,崇高理想和規劃目標的實現,還要落實到每一位同學的努力中,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 在今年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科研一線,活躍著許多復旦人的身影。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公共衛生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復旦大學)主任余宏杰正是其中之一。在導師發言中,他講述了帶領課題組成員第一時間投入科研攻關的故事,由此鼓勵同學們堅守服務國家、民族的初心,做一個有理想、厚植家國情懷,有責任、敢擔當的人;保持好奇心、建立批判性思維的習慣和能力;在這個充滿誘惑、千變萬化的時代中保持誠實、正直;耐得住寂寞,肯坐冷板凳;有強大的內心,有直面壓力和挫折的勇氣和力量。 學生發言:接續復旦榮光,服務國家戰略 新學期伊始,每位復旦新生都將開啟新征程、迎接新挑戰。新生代表,在發言中分享了他們對復旦人使命的理解、對未來生活的希冀。 中國語言文學系2020級本科新生席軼群,作為魯迅青少年文學獎全國特等獎獲得者,講述了從小學習文學、對文學的認識不斷拓寬加深、從而逐漸擁有學好文學的使命感的心路歷程,高考受到疫情、洪災沖擊時互幫互助、克服困難的感人故事,以及復旦人在疫情中攜手抗疫、踐行使命的動人細節。這些都讓她想起李登輝老校長對復旦學子的期許:團結、服務、犧牲。她分享了對于復旦人使命的思考,要“在學以成人中接續復旦的百年榮光,在先憂后樂中服務國家的偉大夢想”。 微電子學院2020級博士生丁路昶說,復旦校園多元包容的氛圍,讓他很早有機會感受科研中從零到一、從無到有的樂趣,以及復旦人對家國責任的擔當,這讓他最終毅然決定繼續投身基礎科研。“作為復旦的芯片人,我明白只有源頭創新才能真正解決卡脖子的現象。這也是我加入實驗室的FPGA平臺架構研究的初衷,這個研究更加基礎,涉及處理器架構設計、芯片設計與物理實現,操作系統的設計與移植等多個領域。” “胸懷遠大理想,關注人類命運,忠于祖國,熱愛人民,探求真知,遵紀守法,文明誠信,博學篤志,切問近思,追求卓越,恪守學術道德,弘揚復旦精神,為學校爭光添彩,為國家貢獻力量!”復旦大學學生會主席申景允、研究生會主席毛天嬋帶領全體新生,面向校旗莊嚴宣誓。 《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愿服務隊的隊員們也來到了典禮現場,帶來給全體新生的一封信《做宣言精神的忠實傳人》,發出倡議:“讓我們攜手并進,以如磐初心、如鐵意志、如火激情、如歌奮斗,做真懂、真信、真用的宣言精神的忠實傳人!” 校長致辭:讀懂世界、讀懂中國、讀懂未來 “同學們克服疫情影響,順利通過各項考核,躋身百年復旦的星空,開啟求學深造的新征程,翻開探求真理的新篇章,值得熱烈祝賀!”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在開學典禮上對14845名新同學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祝賀。 許寧生指出,在這次抗疫斗爭中,全校師生發揚復旦精神,為上海和全國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貢獻,這次疫情也讓大家更加意識到,大家正處在一個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日益增長的時代。對每個人來說,個人的命運總是存在于時代洪流之中。只有把準時代脈搏、辨清時代航向,才能在人生的航程中奮勇搏擊、不斷前行。 他認為,讀懂世界、讀懂中國和讀懂未來是每個人需要深度思考的主題。讀懂世界,就是要讀懂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讀懂中國,就是要讀懂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讀懂未來,就是要讀懂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新方向。 許寧生對同學們提出三點期望。第一,復旦人要胸懷世界,堅守人類命運共同體。第二,復旦人要扎根祖國,常懷成才報國之志。第三,復旦人要把握未來,培養源頭創新思維。 “從今天起,你們將真正成為一名‘復旦人’。這既是一個光榮的身份,又代表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許寧生最后寄語同學們牢記“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的校訓,努力讀懂世界、讀懂中國、讀懂未來,踐行復旦精神,勇擔時代使命,矢志拼搏奮斗,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祖國繁榮、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作出更大貢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