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上榜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
|
昨天上午,市委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我市“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獲評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情況及相關成果成效。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在此次中央全面依法治國辦命名的64個示范地區和項目中,南京是被命名城市中唯一的副省級省會城市。 為樹立新時代法治政府建設的先進標桿,進一步推動各地區各部門找差距、補短板、激發內生動力,自2019年7月起,中央依法治國辦在全國組織開展了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活動。今年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國辦在北京進行集中評審,我市以高質量的現場答辯,得到了來自中央機關、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近20名評審專家的一致肯定,成功入選。經過省級初審、第三方評估、人民群眾滿意度測評、實地核查、社會公示等環節,經報中央依法治國委批準,中央依法治國辦對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地區和項目予以命名。 發布會上,市依法治市辦、市法院、市發改委、市建委、市政務辦、市司法局等部門分別介紹了各自部門推進法治建設的主要舉措。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制定實施《南京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規劃(2016—2020年)》,7個方面162項目標任務半數以上涉及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涵蓋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大建設法治市場力度、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創新社會治理、推進政務公開、健全依法化解矛盾糾紛機制等。 市委依法治市辦專職副主任王慶介紹,南京在全國率先開展“不見面審批”改革,探索出了“外網受理、內網辦理、全程公開、快遞送達、網端推送、無償代辦”的審批新模式。推進實施重點投資事項“一事通”等“十個一”的“寧滿意”工程,“我的南京”政務服務APP實名用戶超過400萬,集中近300項移動辦事服務,平臺集成度和用戶數據量均居全國第一。 南京各相關單位和部門緊緊圍繞全面依法治國決策部署和優化營商環境的有關要求,立足南京法治政府建設的實踐,全面加強營商環境領域制度建設、依法行政、執法司法保障、法治宣傳教育等各方面的工作,著力打造“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南京品牌。 另外,南京還推動惠企政策更加落實,及時出臺依法防控疫情的實施意見和十項舉措,有效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促進經濟社會有序發展。開展全市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督察、營商環境問題線索督查,及時通報涉企政策不落實典型案例。建立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聯系協調工作機制,對民營企業的報警求助,嚴格落實首接首辦責任制。推進產權保護更加有力,建立民營企業知識產權保護聯絡機制,提供產品識別、取證鑒定等便利渠道,成功獲評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國家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等4項國家級品牌。保障破產退出更加順暢,在全國首創設立破產管理人協會和援助基金會并行的管理人行業自治“兩會”模式。 據介紹,2019年,南京入選“國內十大最有安全感城市”,人民群眾對法治建設的滿意度位居全省首位。根據今年6月萬博新經濟研究院等機構發布的《后疫情時代中國城市營商環境指數評價報告》,我市營商環境指數和法治保障環境指數均列全國前十。(張源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