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首例!瑞金醫院吳立群團隊完成升級版“最小起搏器”植入手術
|
央廣網上海9月7日消息(記者楊靜)最近,被譽為全球最小的“膠囊起搏器”Micra VR迎來了全新升級版,9月5日,瑞金醫院心內科主任吳立群教授團隊,在海南省博鰲超級醫院順利完成Micra AV無導線雙腔起搏器植入手術,這是該起搏器在大陸的首次臨床應用。
吳立群(右)潘文麒(中)凌天佑(左)Micra AV植入手術中(央廣網發 瑞金醫院提供) 上午10點半手術開始。吳立群教授在潘文麒、凌天佑醫生的協助下,通過股靜脈穿刺,將Micra AV起搏器植入到一名患有間歇性III度房室傳導阻滯的21歲患者心腔內部。30分鐘后,手術順利完成,目前患者情況良好,預計術后兩天左右即可出院。 據吳立群教授介紹,此次植入的Micra AV是全球首個雙腔無導線起搏器,體積僅有維生素膠囊大小,重量僅約2克,可以使用8-13年,兼容全身核磁共振掃描檢查,患者感覺不到異物存在,是心臟健康的“隱形衛士”。 無導線雙腔起搏器Micra AV與“前浪”單腔無導線起搏器Micra VR相比更加優秀,它保留了無導線起搏器的優勢:即無切口、無傷疤、無導線、無囊袋,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提高了患者的舒適度和滿意度。
無導線雙腔起搏器Micra AV(央廣網發 瑞金醫院提供) 在此基礎上,Micra AV還進一步升級,能達到生理性的房室順序性起搏,讓患者的心臟跳動更趨近于正常的狀態,因此,它適用于房室傳導阻滯導致心動過緩的患者。而Micra VR起搏器則適用于房顫伴心動過緩的患者。 “前浪”Micra VR首次亮相于2018年10月份開幕的進博會,被譽為“全球最小的心臟起搏器”。不過,早在同年8月,也就是Micra VR上市前的臨床研究階段,瑞金醫院吳立群教授團隊就為15名患者成功實施了Micra VR植入手術,成為上海首家開展此項手術的醫院。2019年12月,經過一年的臨床研究后,Micra VR正式獲批上市,瑞金醫院再次成功完成上海首例、全國首批Micra VR的植入。 吳立群教授表示,“后浪”Micra AV于今年1月經美國FDA批準并開始在美國使用;4月在歐盟獲批,6月在歐洲使用;目前,亞洲僅在馬來西亞和我國香港地區有少量植入。瑞金醫院心內科團隊完成的大陸首例Micra AV起搏器植入手術,是我國起搏治療發展道路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期待未來可以造福更多的中國患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