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患兒在滬成功接受普外科領域最大手術
|
央廣網上海9月7日消息(記者楊靜 通訊員姜蓉)“你孩子得的是胰頭部巨大腫瘤,直徑已經達到6cm,這可是癌中之王!我們已經無能為力,到上海看看吧,可能還有一絲機會。”半個多月前,當地的醫生無奈地告訴小杰媽媽。 小杰今年7歲,生活在江蘇東臺,因腹部疼痛伴有嘔吐到醫院就醫,CT檢查發現胰頭部巨大腫瘤,一家人陷入了沉重的恐慌之中。幾經輾轉,小杰一家出現在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腫瘤外科顧松副主任醫師的門診。一個腹腔增強CT再次確診小杰罹患的是令腫瘤外科界最為頭疼的胰頭部巨大腫瘤。 胰頭部巨大腫瘤在兒童時期很少發生,須實施“惠普爾手術”,切除胰頭部和十二指腸,并且需要做“胰腸+肝腸+胃腸”3處重建手術,手術難度大、風險高,術后胰瘺的并發癥也多,素有“普外科最大手術”之稱。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近年來接診過數例類似患兒,在手術切除方面積累了不少經驗,結合兒科生理特點,也對手術方案進行過個體化改良,效果良好。此次,小杰的腫瘤直徑已達6厘米,在兒科領域極其罕見,兒中心與一墻之隔的仁濟醫院胰腺外科劉穎斌主任團隊強強聯手,將成人手術方案與兒科醫學屬性緊密結合,共同制定適合于7歲兒童的手術方案。 手術如期進行,歷時5個多小時,小兒麻醉、影像等專業團隊全程保駕護航,兩院專家聯手切除了胰頭部巨大腫瘤以及全部的十二指腸,并重建了“胰腸+肝腸+胃腸”重要通道,保住了胰腺的功能,手術“完美收官”。術后,小杰沒有出現并發癥,僅僅3天就從重癥監護室轉至普通病房。病理切片顯示,腫瘤為淋巴母細胞性淋巴瘤(B細胞性),屬于高度惡性腫瘤,所幸已完整切除。目前,小杰已轉至兒中心血液腫瘤科接受化療。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在國內率先開展腫瘤多學科協作治療模式,即腫瘤外科、腫瘤內科、放射科、病理科等多學科協作治療模式,共同為患兒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目前所有的實體腫瘤復雜手術均已覆蓋,年手數量逾700例,復雜腫瘤手術量占比超過半數,同時參與制訂全國兒童常見致死性腫瘤的規范性診治方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