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館設低消、商鋪走樣…… 省市場監管局回應群眾訴求
|
申請專利遇到“黑代理”、餐館設置“最低消費”、新樓盤電梯故障頻發、商鋪“走樣”……8月31日省《政風熱線》直播活動中,一些關系企業發展、群眾生活的訴求,得到省市場監管局、省藥監局、省知識產權局等部門回應。 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永才介紹,市場監管部門把保市場主體作為首要任務,將全省市場主體開辦時間壓縮到平均2.01天,企業拿到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時間壓縮58%。截至8月20日,全省共有1338萬戶市場主體,在全國名列前茅。 一位科創型企業負責人反映,公司有不少研發成果需要申請專利,但近幾年市場上出現了“黑代理”,影響企業創新成果保護。 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省知識產權局局長支蘇平回應,專利代理人或者代理機構,要經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審核,取得資質才能從事代理。無資質的代理機構或代理人,從事代理工作是違法的。 對于不符合要求的服務機構從事專利代理,省知識產權局進行了專項整治,去年排查800多家服務機構,約談111家專利代理機構,要求114家專利代理機構限期整改。支蘇平介紹,創新者、科技型公司,可以在江蘇省知識產權局網站查詢省內有資質的代理機構,也可以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在全國范圍內挑選代理機構。 珍惜糧食、拒絕浪費,是最近的熱門話題。直播活動前,記者一行8人去一家餐館消費。包間“最低消費”標準是1200元,服務員對照標準配了19道菜。8個人著實難以“光盤”,退掉一個菜,剩下的菜打包帶走,足足用了6個餐盒。記者調查南京多家餐廳發現,包間幾乎都有“最低消費”,最低的人均85元。還有店家表示,包間人均150元起配菜,若點得太少,只能坐大廳。“最低消費”無形之間造成了“舌尖上的浪費”。 對此,吳永才回應,餐飲業設置最低消費是明令禁止的,市場監管部門將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查處餐飲企業設置最低消費的行為。 無錫王先生居住的四季景苑小區,交付一年多,電梯就隔三差五出故障。7月,他向《政風熱線》反映過該問題,當地市場監管部門表示牽頭拿整改方案,但至今沒有下文。省市場監管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處處長汪東華回應,新電梯、使用15年以上的電梯容易出問題,該局將督促當地市場監管局調查處理,保障居民乘梯安全。汪東華介紹,省市場監管局在全國首創96333平臺,每一個電梯都有編號。乘梯者假如被困電梯,可以撥打96333,報上電梯編號,就可精準定位,獲得及時解救。 昆山市民反映,該市“象嶼兩岸貿易中心”銷售商鋪時,曾打出“臺灣免稅店”“知名商鋪進駐”等廣告,實際運營3年多來,不僅沒有免稅店,之前提到的品牌也沒有入駐,個別業主購買的商鋪還被改成廁所。省《政風熱線》直播活動主持人現場連線蘇州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錢玲,錢玲答復,昆山市市場監管局去年10月已立案調查,認定相關行為屬“虛假廣告”,8月31日發出《行政處罰決定書》。 對于商鋪銷售中出現虛假廣告的現象,吳永才表示,今后市場監管部門要提前介入房地產銷售的監管,并且加強與住建、自然資源和規劃等部門的聯合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查處,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徐冠英 姚依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