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北自貿區掛牌成立一周年:新設企業4200家 投資額超1800億元
|
央廣網哈爾濱8月30日消息(記者遲嵩)記者從黑龍江省商務廳了解到,今天是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成立一周年。截至今年7月,黑龍江自貿試驗區新設立企業4200家;新簽約項目148個,投資額1838.58億元。 成立一年來,黑龍江自貿區聚焦轉變政府職能,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三個片區全力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在負面清單、外資企業登記注冊便利化、一網通辦、容缺受理、不見面審批等方面大膽創新,制定“最多跑一次”清單“辦事不求人”清單,實現最多跑一次和一次不用跑,提高了行政效率、優化了工作流程、縮減了企業成本。哈爾濱片區對照世行標準引入第三方權威評估機構開展營商環境評價和優化,深度推進“一枚印章管審批”、“證照分離”全覆蓋、“承諾即開工升級版”等制度改革,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的最新模擬排名由第80位上升至52位。 同時,自貿區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持續開展制度創新,著力打造制度創新高地。24個中省直部門出臺28個配套支持文件、近400項高質量支持自貿試驗區政策措施,為自貿試驗區建設提供完備的制度保障。 目前,總體方案89項改革試點任務已實施86項,實施率達96.6%,在同批6個新設自貿試驗區中名列前茅。 黑龍江自貿區堅持聚焦深化對俄合作,全力探索沿邊經驗。海關總署批準黑龍江“俄羅斯低風險植物源性中藥材試進口”、“優化黑龍江邊境自貿片區進境俄羅斯糧食檢疫流程”等4項含金量較高的自貿創新舉措。黑河邊境經濟合作區率先辟建了國內首個俄電加工區,今年以來電力進口3.9億元。綏芬河片區實施艙單歸并、中俄監管互認等通關便利化改革,今年以來,“哈綏俄亞”陸海聯運發運34班列、3158個標箱,中歐班列發運96列、8358個標箱;綏芬河片區互市貿易完成過貨量6.77萬噸、交易額3.08億元,參貿邊民9.12萬人次。 下一步,黑龍江自貿試驗區將主動融入國家“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在制度創新、營商環境、投資貿易便利化、沿邊開放等領域大膽實踐,推動自貿試驗區建設邁上新的臺階。開展“最北自貿試驗區,合作開放新高地”系列宣傳推介活動,做好政策的深度解讀,面向海內外投資者開展推介對接活動,將自貿試驗區打造成投資熱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