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五年完成8個南海科考航次 累計超13000海里
2020-08-28
來源:央廣網 瀏覽次數:
大中小
|
8月27日下午,羅俊院士就專家主旨報告提問 (央廣網發 中山大學黨委宣傳部) 央廣網廣州8月28日消息(記者鄭澍)“中山大學于2016年提出實施‘南海科學考察’綜合航次計劃,現已完成8個航次,累計航行13830海里,共有205名師生參與。”27日,中山大學校長羅俊院士在上海參加的海洋科考高峰論壇時介紹了上述情況。 據中山大學南海研究院介紹,2016年啟動的“南海科學考察”航次計劃,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西沙綜合科考航次以海洋生物資源調查與采集為主要內容,取得了大量原始數據及樣品,累計獲得各類藥源海洋生物樣本500多份,從中獲得海洋藥源微生物菌株上萬株,海洋天然產物化合物1000余個,其中包括了在世界上首次發現的200多個結構新穎的化合物。在西沙群島發現并發表2個海生昆蟲新物種和1個昆蟲新記錄種,還從西沙海鞘海洋真菌中發現了新穎的抗腦膠質瘤先導化合物。 羅俊介紹說,近年來,中山大學積極布局建設“海洋學科群”,整合校內海洋研究資源、注重海洋多學科交叉融合,并牽頭建設了南方海洋實驗室,努力打造體現國家意志、實現國家使命、代表國家水平的海洋戰略科技力量。 27日在上海召開的海洋科考高峰論壇是由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主辦,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自然資源部、中國科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等多部門數十位海洋科學領域的院士、專家匯聚一堂,探討我國海洋科考的現狀和發展前景等主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