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安鐘樓歷經兩個多月修繕恢復開放
2020-08-26
來源:央廣網 瀏覽次數:
大中小
|
央廣網西安8月26日消息(記者雷愷)歷經兩個多月的鐘樓保養維護工程全面竣工,西安鐘樓今天(8月26日)正式恢復開放。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安鐘樓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距今已有600余年的歷史,是中國現存鐘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鐘樓。西安鐘樓為磚木結構建筑,長期受風吹日曬、飄雨塵積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出現了瓦頂雨水滲漏、椽望局部破損、糟朽、油飾起皮脫落,寶頂油飾局部脫皮、金柱糟朽等病害。新中國成立后先后對鐘樓進行了五次大規模的維修,這次是第六次維修。西安市鐘鼓樓博物館館長王磊介紹,這次主要是對金頂、琉璃瓦檐口和金柱等進行了修復:“本次修繕主要是集中在第一個就是金頂,由于長期的風吹日曬,上一次是1996年,距今已經25年了,所以說它出現了龜裂和掉塊,整個金箔脫落,所以這次金頂維修這是一個重點;其次就是鐘樓的三層琉璃瓦檐,它的檐口它的飛椽都出現了糟朽損壞現象,所以我們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對三層檐兒的破損部分進行了船坊的更換、琉璃瓦的重新鋪設。” 這次修繕歷時70余天,西安鐘樓寶頂貼金是25年來的首次修繕,共使用金箔紙3800張,合計金箔70克。王磊介紹,這次油漆彩畫的修繕采用的是“砍凈撓白”的傳統工藝:“舊的船舫沒有更換的木頭,它不是原來有油漆嗎?我們對它原來的油漆層要把它處理掉,用現在的做法一般就是刷了什么脫漆器什么的去做,而用中國傳統的手法就是把它整個用斧子把原來的油漆層把它砍、砍完了鏟凈。” 為滿足更多游客登樓觀賞夜景的需求,重新開放后的西安市鐘鼓樓博物館將旺季,也就是4月1日到10月10日開放時間延長1小時,調整為早上8點半到晚上9點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