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5G應用征集大賽江蘇分賽決賽舉行
|
8月21-22日,第三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江蘇分賽舉行決賽。本次江蘇分賽由省通信管理局、省工信廳聯合主辦,省通信學會、省5G產業聯盟承辦。工業、VR/AR、交通、醫療和無人機等領域的247個項目參賽,經過資格審查、初賽評審等環節,47個項目進入決賽,綻放“5G+”的風采。 打造“5G+工業互聯網”淘寶平臺 決賽評委、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5G行業應用首席架構師葉郁文告訴記者,5G落地或聚焦的領域,目前主要為工業制造、工業園區、能源、交通等。 作為工業大省,江蘇大力探索、推動5G與工業制造的融合發展。決賽中,“昆山5G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應用集群示范項目”,被喻為“5G+工業互聯網”的“淘寶平臺”。團隊成員、蘇州移動5G行業項目經理楊博說,電信運營商提供5G專網、5G工業終端,建設平臺;工業企業數字化解決方案供應商入駐平臺,相當于賣家;工業企業是平臺上的買家。昆山規模以上制造企業1500多家,近20%廠區進入智能化改造階段,對“5G+工業互聯網”應用有強烈需求。這個工業互聯網“淘寶平臺”一年前開始打造,目前已經有4個買家,培育出智慧倉儲、人工智能(AI)視覺質檢、增強現實(AR)遠程檢測、智慧工廠等項目。昆山華恒焊接股份有限公司建設智慧倉儲項目投入約250萬元,但倉儲成本降低20%、智能小車(AGV)效率提升33%。 從傳統工廠向數據驅動型工廠轉型,博世汽車部件(蘇州)有限公司2020年啟動5G在生產制造領域的試點,數據采集范圍、設備互聯范圍明顯擴大,圖像、視頻等“大體量”數據也可以實時傳輸,海量數據得以更快速地采集、更安全地傳輸和更可靠地存儲,大幅度提升智能化水平。 省通信管理局一級巡視員陳夏初介紹,我省“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項目涉及鋼鐵、電子、裝備制造、制藥、機械、石化等多個行業的重點企業。中國聯通5G融合應用創新中心、蘇州電信“5G+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蘇州移動“5G+工業互聯網”示范中心,先后落地蘇州工業園區。 5G應用場景豐富多樣 在決賽現場,5G與多個行業相加,展現多樣化的應用場景。 “基于5G+AI的智慧工地”是中郵建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集5G網絡、AI視頻分析、云平臺于一體的綜合管理平臺,可以自動識別人員是否佩戴安全帽、是否在綠色通道行走,發現陌生人告警提醒,發現有煙霧或火焰即抓拍、報警提示。通過這個平臺,監管部門、企業等可即時感知施工進度、安全質量、勞務安全等關鍵信息,進行合理決策、有效干預。據介紹,該公司已在省內200多個施工班組部署這一平臺,大大提升了建設工地現場管理能力。 “徐州市教育局5G智慧課堂”包括5G網絡覆蓋、終端搭建、軟件嵌入、內容資源共享4個部分。通過5G智慧課堂,城市學校與鄉村學校“一對一”或“一對多”結對,城市教師遠程同步授課,鄉村教師輔助教學,解決了鄉村學校長期存在的師資、教學資源不足問題。徐州移動產品經理時超說,該公司今年已與徐州當地3個區縣教育局簽約,計劃建設192個“5G智慧課堂”,目前已建成15個,其中3個是農村學校。 由江蘇移動聯合省內多家醫療機構打造的“5G心腦血管疾病在線診療與慢病管理平臺”,包括“人工智能遠程心電動靜一體化”“胸痛卒中中心急救管理”“心腦血管專病互聯網醫院診療”“慢病管理云平臺”4個子平臺。江蘇移動醫療行業產品經理丁德勝告訴記者,“南京1小時都市圈”8個城市醫療機構,共同參與建設該平臺,為急救、術后、慢病患者、亞健康人群,構建區域化醫療服務新模式。目前,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鼓樓醫院、江蘇省中醫院等醫療機構,已落地上述平臺中的一個或多個子平臺。 從創新探索到實踐成果 葉郁文發現,近3年來,5G應用呈現由虛向實的鮮明特點,“去年,大家帶著5G應用的創新探索、創意參賽,但今年基本上都是實踐成果參賽,進入決賽的項目團隊,介紹商業模式、投入產出、效益體現方面的內容明顯增多,反映出多元主體都在積極推動5G應用落地。” 5G應用落地、深化,離不開5G網絡的支撐。南京、蘇州、無錫3個設區市已發布《第五代移動通信基礎設施空間布局規劃》,其余10個設區市都將于8月底前完成專項規劃編制。我省還結合城市老舊小區改造、城鄉網絡能力一體化,明確在商務樓宇、住宅小區、新建小區、存量小區等各種場景下,光纖到戶和5G通信配套設施建設的規范和標準。省通信管理局介紹,截至7月底我省開通46828個5G基站,數量位居全國第三;今年全省新建5G基站3.5萬個,同樣排名全國第三。 省5G產業聯盟理事長單位江蘇移動的副總經理謝生勃表示,聯盟將匯集應用需求、研發、集成、資本等各方資源,加大5G應用優秀案例培育力度,完善商業模式,孵化創新企業。(徐冠英 王梓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