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探索特許經營模式 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
央廣網西寧8月21日消息(記者張雷 通訊員任龍翔 李文慧 郭四輩)在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通過特許經營、制度化運營等生態體驗和自然教育項目,當地牧民群眾也能享受到一項項生態反哺“紅利”。 阿旺是青海省原上草自然保護中心的負責人,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在給大家講解野生動植物知識,來自全國多個省份組成的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首批生態體驗訪客聽得津津有味。 不同于其他一般的旅行團,在專業團隊的帶領下探訪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了解園區自然人文知識,是這次體驗活動的主要目的。 阿旺對記者說:“我們需要自然體驗和自然教育這樣的方式,來吸引更多的人到這來,了解生態的重要性,我覺得生態體驗和生態教育是最好的一個方式。” 這次生態體驗活動是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批準的首個特許經營項目。通過提前預約、科學導賞、牧民參與等方式,訪客在一周左右的時間中感受國家公園的生態魅力。 三江源國家公園特許經營企業云享自然公司負責人王蕾介紹:“把我們的綠水青山更好地展示給公眾,從市場上找到它的價值,而不僅僅是自然資源資產做一些數字化的呈現,而是把它真正變成牧民能夠有獲得感,能夠獲得經濟回報的一些產品。” 在生態體驗中,首批訪客的食宿出行服務都由當地牧民提供有償服務。從普通牧民轉化為國家公園的守護者,如今他們更是成為綠水青山的“代言人”。 果洛州瑪多縣黃河鄉阿映村生態管護員俄合多告訴記者:“不僅能讓更多的人了解這里,參與到保護中,還能有一些額外的收入,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好的。” 王蕾介紹:“從食、宿、行、交通用車方面,我們都是直接采購當地牧民的產品,當地居民的服務。這樣我們能夠最大化地把獲取的這種收益回哺給當地社區,同時在組織當地社區接待訪客的過程當中,也為他們賦能。” 在專業科學志愿者團隊的講解下,訪客的到來既不會干擾保護對象,又能享受到高品質的專業解說和原生態的社區生活體驗。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景觀系博士生彭婉婷說:“就是讓訪客能夠深度體驗到自然文化之中,第二個就是我覺得是社區的一個共享機制,這樣的利益能夠讓社區來分享,我覺得這個嘗試做得非常好。” 湖北卓越集團董事局主席劉雁飛說:“我覺得國家公園的這種體制和制度,既有別于我們傳統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有別于我們國家級的風景名勝區。” 《三江源國家公園總體規劃》明確了遵循“保護第一、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原則,如今,通過探索建立“政府主導、管經分離、多方參與”的特許經營機制,園區內廣大牧民群眾積極參與生態體驗項目實施,國家公園紅利不斷釋放。 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管委會規劃財務部部長王權賓表示:“通過特許經營,提高了企業和社會以及牧民參與國家公園建設的積極性,轉產轉業牧民有序增加,進一步引導和培育了生態產業高質高效發展,傳播了國家公園的內涵,讓更多的人參與國家公園建設,共享國家公園紅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