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下城市保潔如何保運轉?南京“鋼鐵俠”上路
|
南京已連續幾日發布橙色高溫預警。在最高氣溫持續超過36℃的情況下,城市保潔如何保證正常運轉?昨天,記者探訪了幾處環衛作業現場。 萬名環衛工奮戰一線,人工清掃避開高溫段 昨天上午9:30,鼓樓區城管局精心打造的“紅色驛站”內冷氣十足,陶衛紅等環衛工坐在里面休息,一邊的桌子上不僅有人丹、風油精等防暑降溫用品,還有茶水、西瓜等。 “掃完一圈就來這里吹會兒空調,給自己降降溫。”陶衛紅告訴記者,她主要負責天竺路、靈隱路等街巷的保潔,每天早晨5點上路清掃,7點完成第一遍大清掃,8點吃完早飯后,還要一直在路上不間斷巡查清掃,直至中午11點下班,下午則是在3點后才上路作業,“灑水車灑一遍水,然后清掃車再上路,人工清掃主要負責機械掃不到的邊邊角角。”陶衛紅告訴記者,自己從事環衛保潔工作19年,“以前是一把掃帚掃到底,現在有機械助力,街巷路面又進行了大整治,工作條件比以前好太多了。” 來自市城管局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每天戰斗在一線的城市保潔人員有近萬名。根據我市高溫環衛作業應急預案,人工清掃作業均須避開午間12點至15點的高溫時段,一些無遮陽的特殊路段還可繼續推遲下午作業時間。 “解放”人力,各路機械錯時上路 抑塵降溫的霧炮車、新能源吸掃車、小型機掃車、小型水洗車……昨天上午,北京西路一帶各種保潔清掃機械忙得正歡。 鼓樓管養集團的環衛工梁懷亮開著一輛小型清掃機在頤和路片區負責清掃,駕駛室內雖然有一個小型風扇,但滾滾熱浪之下,這臺小風扇并不能發揮太大作用。他每天早晨7點上路,一直工作到11點,因工作區域遮陰條件較好,下午1點他就又上路了,力保自己所負責的區域沒有垃圾。 “提高機械作業率,能大大減輕環衛人工保潔的壓力。”鼓樓區環衛公司副總經理周珺介紹,眼下,根據高溫應急預案,該公司嚴格落實洗掃、灑水、清洗、沖洗作業要求,每天23:00—次日3:00道路沖洗作業;每天凌晨4:00—6:30、12:00—15:00及19:00—21:00進行道路灑水作業;氣溫超過30℃時,一、二級道路每日增加2次灑水作業(上午時段9:00—11:00、下午時段15:00—16:30),新型抑塵車每日(10:00—16:00、每兩小時一遍)對所屬主要道路實施不間斷地噴霧灑水作業,實現降溫、降塵,即由原來的“三灑一沖兩機掃”增加為“五灑一沖兩機掃”,在作業模式上增加皮卡車和電動保潔車撿拾頻率,以彌補人工作業的“短板”。 市城管局環衛處主任科員高大鵬介紹,目前全市負責背街小巷、人行道、慢車道等清掃的小型機掃車已由去年的506輛增至747輛,抑塵霧炮車增至50臺,機械化保潔率不斷提升。僅8月15日,全市共出動抑塵車181臺次、灑水車324臺次、機掃車668臺次、小型水沖水洗設備624臺次。 135座“安康驛站”全面開放 近年來,我市針對環衛等一線作業人員的“暖心服務”也越來越多。據介紹,2015年7月份起,市城管局會同市總工會在全市范圍內推進環衛職工“安康驛站”和“愛心驛點”建設。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在用的“安康驛站”多達135座。根據要求,“安康驛站”建筑面積一般不小于15平方米,配備電風扇(空調)、微波爐、茶水設施、桌椅、常用藥箱等,有條件的還提供躺椅、書籍、更衣設施等,盡可能地為環衛職工提供各項服務。另外,公交集團場站、銀行等企業提供的“愛心驛點”多達255個,為環衛工人等戶外工作人員提供茶水、熱飯、歇腳三項基本服務。 記者昨天還獲悉,根據相關規定,眼下各區各單位正按照300元/人·月的標準給環衛工人發放4個月高溫津貼(6-9月份),并納入環衛精細化保潔考核中。 (顧小萍 朱磊 楊君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