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上海分賽決賽月底舉行 側重應用落地
|
央廣網上海8月19日消息(記者傅聞捷)記者從今天舉行的新聞通氣會上獲悉,第三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上海分賽決賽將于8月28日在臨港新片區舉行,決賽獲獎項目將被推薦代表上海參與全國總決賽。 此次“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上海分賽分為初賽和決賽兩個環節,面向重點領域,發揮行業引領作用,向社會各界征集5G創新應用。除常規設置一、二、三等獎之外,還設立最佳創新獎、最佳組織獎、疫情防控專項獎、新片區伯樂獎等若干特色獎項,以期選拔優秀項目推薦進入全國舞臺。 側重應用落地 30個項目進入決賽,5個項目進入特色獎候選 自2018年以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已是連續第三年舉辦,首屆大賽以征集創意和解決方案為主,第二屆側重于實驗和應用示范,第三屆側重于項目實用。 經過前期各方的努力,第三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上海分賽總共收到160項申報項目,其中有效項目153項,涵蓋了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生活和智慧城市五大領域,展現了各代表企業在5G領域最前沿的探索實踐和應用成果,充分顯示了未來5G應用的廣闊前景。 8月18日經過評審專家的初審評選,最終30個項目進入決賽角逐,其中智慧城市領域入圍項目8個、智能制造和智慧醫療入圍項目均6個、智能交通和智慧生活領域入圍項目均為5個,另有5個項目入圍特色獎候選。 在評審專家們看來,在入圍決賽的項目名單里,五大領域的項目數量比較均衡,除三家基礎運營商之外,也有很多行業企業和個人主動參與。評委之一的同濟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劉富強認為,“比起第二屆大賽項目,第三屆的項目更成熟,更接近落地。總體來說,本屆大賽參賽作品質量明顯優于去年。” 聚焦垂直行業 5G+應用賦能五大領域 作為評委之一的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陳文表示,5G將在方方面面給工作和生活帶來革命性的改變,改變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在4G時代,通信應用集中在消費,而5G不僅僅帶來eMBB(增強移動寬帶,即大流量移動寬帶),更能為垂直行業提供更多連接,帶動工業互聯、智能制造、遠程醫療等行業應用發展。我們可以期待一個5G萬物互聯的輝煌時代。”陳文如是說。 以智慧城市領域為例,某項目運用5G大帶寬特性,展示了出色的室內導航能力。在4G環境下,導航難以協助用戶到達室內的某個具體目的地,只能提供方位參考,而5G能夠很好地滿足室內定位的需求。另一位評委,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無線產業發展部副部長武亮平直言:“這個項目雖然離實際落地還有一段時間,但預計會成為‘殺手級應用’。” 在后疫情時代,5G技術在抗疫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信息科科長李申揚介紹道,通過5G+Wi-Fi6,醫學影像的傳輸速度提到到了4G時代的十幾倍,再通過融入一些輔助診斷的人工智能技術,幫助醫生判定患者的病情及恢復程度,提升診療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參賽項目中也有不少已經落地的應用,部分已有商業模式。比如某無人機項目已經在臨港落地,某智能垃圾桶項目已經在寶山落地。 加速生態構建 打造5G創新應用新高地 作為全國5G建設的先頭兵,上海已成為全國5G基站部署最多的城市。截至7月底,累計建成5G室外基站超2.5萬個,5G室內小站超3.1萬個。作為全國5G商用先行地,上海正全方位推動5G應用與各行業融合發展,已在智能制造、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領域推進了301項5G應用項目,包括商飛、商發、外高橋造船廠等標桿示范應用。 第三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上海分賽將作為助力5G應用落地推廣,加速應用生態構建的一大抓手,全方位推動5G產業發展。相比于去年,今年上海分賽共有三大亮點: 一是創新評估機制,引入金融、風投等產業投資專家。此次分賽除邀請在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生活和智慧城市五大領域內的行業專家外,還邀請了金融、風險投資機構參與項目的路演和評審,重點考量項目商業模式的可行性。 二是促進產融結合,提供投融資對接平臺。本次大賽將組織行業專家咨詢交流會,為入圍項目的落地進行指導。同時入圍項目將直接獲得5G基金投資團隊的溝通對接機會,為項目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擴展市場提供資金支持對接。 三是加大重點關注,提高項目推廣價值。本次大賽對于獲獎項目,將在后續實施、資金支持、商業模式、宣傳推廣等方面予以重點關注,增加項目可推廣價值。 市經濟信息化委信息基礎設施管理處錢曉處長表示,本市將充分利用此次“綻放杯”征集的成果,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加大力度構建5G應用生態圈,進一步發掘5G創新場景,探索5G商業模式,并孵化5G落地項目,培育5G高端人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