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首批26名帶貨主播“轉正” 獲得職業證書
|
“吃葡萄容易,洗葡萄難,大家是不是和我有一樣的煩惱,來看看這個籃子……”8月13日,在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電商直播學院的直播教室,26名帶貨主播通過了江蘇省首批電商直播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轉正”獲得相關職業證書。
省人社廳副廳長顧潮說,電商直播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與直播帶貨息息相關,“帶貨網紅”獲得官方認證,作為就業的最小單元,專項職業能力證書能證明勞動者所從事的崗位應具備的技術能力,不僅能夠得到行業入門的認可,對于以后薪酬認定也有一定幫助。 要想取得這本證書需具備哪些能力?據了解,考試分為理論和實操兩個部分:理論部分主要考核電商直播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平臺規范,以及電商直播相關理論知識;實操部分主要考核主播在直播前的準備、直播過程中的表現和直播之后的數據運營等。揚州市人社局職業技能鑒定中心主任吉紅國透露,“所有考題都是題庫內隨機抽取的,直播實操內容也是隨機分配的,必須直播滿20分鐘,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臨場發揮能力。”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企業經營和實體經濟帶來巨大挑戰,但也催熱了“直播帶貨”這一銷售新方式。今年7月,人社部發布第三批9個新職業,其中就包括“互聯網營銷師”,并在這個職業下增設了“直播銷售員”工種。江蘇也發文支持鼓勵直播帶貨、反向定制、社群電商等商業新模式發展,促進供需精準對接。“直播電商作為新職業,能被國家權威機構認可并發證,有利于直播電商新業態的形成和發展。”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創新創業學院院長助理王盛認為,這樣的考核認證出臺,標志著電商直播從野蠻生長逐步走向“學術化”“專業化”“規范化”。 今年5月,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率先啟動了電商直播專項職業能力申報工作,先后制定了“電商直播”職業能力考核規范、考核題庫等內容,確定了電商直播職業能力培訓課程,并按照人社部門技能鑒定的要求,打造了30間標準化直播間作為考核場地。王盛說,電商直播作為一種電子商務新業態,存在大量的人才缺口。“學校在去年底組建了第一個電商直播精英班,通過面試、才藝和抖音短視頻大賽等方式,選拔了30多名學生轉入電子商務專業(電商直播方向)。今年疫情期間,電商直播行業發展火爆,學校又組織開辦興趣班,300多名學生參加在線學習。”(王 拓 黃紅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