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新時空,鎮江“跑”起來
|
前進、拐彎、后退……記者近日來到江蘇沃得農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試驗場,只見工作人員正在測試1臺無人駕駛插秧機。“傳統插秧機需要1名駕駛員和1名放秧員,我們利用5G大帶寬和低延時特性,攻克自動駕駛中的拐彎難點,今后插秧機僅需1名放秧員就可操作。”沃得公司信息部部長王麗穎介紹,去年7月研發無人駕駛技術以來,公司生產的插秧機市場份額提升近27%。 “讓5G為企業賦能,以智能制造促進轉型升級;為產業賦能,著力培育融合應用新業態新模式。”鎮江市委書記馬明龍表示,鎮江要依托5G應用,書寫“鎮江很有前途”的精彩故事。 今年3月19日,鎮江市政府與省內四大通信運營商簽訂5G網絡建設與應用戰略合作協議,簽約總額達112.5億元,涉及新一代信息技術、工業互聯網等領域提檔升級。鎮江市市長徐曙海說,5G產業作為“新基建”龍頭,正成為驅動“三駕馬車”、對沖下行壓力的重要手段。鎮江要跑起來,就是要邁入5G新時空,在寧鎮揚一體化發展中錯位競爭,提升城市能級。 政企攜手,年底中心鄉鎮5G信號全覆蓋 6月24日,中國移動江蘇公司鎮江分公司工作人員來到新城市花園四期3號配電室,將傳輸設備安裝到位。“這是國內首個‘5G+千兆寬帶’共享機房。”鎮江分公司工程維護部龔耀庭說,配電房綜合條件符合5G機房建設的基礎要求,能大幅降低建設成本,“這都得益于政企攜手協同作戰。” 為方便5G接入,鎮江市政府出臺一攬子減負政策舉措,在簡化5G基站建設審批流程、對5G基礎設施建設者開放共享社會公共資源等方面作了進一步明確。 鎮江供電公司迅速響應,與通信運營商達成合作共識,開放電力桿塔、變電站等電力基礎設施,共建5G基站。“若新建一座5G基站,要占地約0.3畝,征地后還需開展‘三通一平’建設,平均投資約70萬元。”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鎮江分公司通信發展部經理克瀟穎介紹,采用共享模式后,成本將下降至30萬元。 輕裝前行,鎮江5G基站建設已完成年度目標91%。今年底,全市各轄市區主城區、工業園區、中心鄉鎮將實現5G全覆蓋。 用上5G,一臺“AGV”提高10%產能 記者來到江蘇僅一智能聯合有限公司,看到黑龍江乳制品項目發出一條指令:填充工序需要零部件。隨即,無人運輸車AGV踏上5G智能路線:跨區域行走300米,順利通過兩扇感應門,取到物料;再按照系統設定的“最優位置”,將零部件送至工作人員“轉身就能取到”的立體貨柜。 “以往我們使用無線路由器,平均每10分鐘就有1分半鐘小車失聯,需要人工介入。”僅一公司數字化運營中心主管劉劍云告訴記者,現在他們設置9個5G微基站,AGV小車加裝CP模塊后迅速接上5G信號,基本不會失聯,企業產能提高10%-11%。其5G智慧園區項目在全國第二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中獲二等獎,打造了鎮江智造創新模式。 推進5G物聯網模塊標準化試點,鎮江市工信局成立新基建工作專項推進小組,加快5G行業應用示范項目建設,今年確定9個重點項目,涵蓋智慧物流、工業物聯網等領域。此外,鎮江電信創新中心把智能制造企業的5G應用作為主攻點,已和鎮江50多家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幫助他們降本增效。 5G應用,給傳統產業帶來新機遇 “萬事俱備,只欠5G東風。”看著正在碼頭上搭建5G基站的工人,鎮江港務集團有限公司工藝研發中心常務副主任張旭仁表示,等到9月份港區5G全覆蓋后,設想多年的仿真調度系統、實時天網系統都將成為現實。 “港區有多處人機混雜區域,安全生產要求是機動人不動,人工巡查難免有疏漏,傳統天眼也只起到事后取證作用,唯有依托5G進行實時高清視頻監控,才能做到事前監管。”張旭仁說,今年上半年他們就完成600多個點的高清探頭布設,“安全監管、貨運監管、信息采集、網絡備份,這些智慧港口場景我們早有謀劃,現在夢想即將成真。” “未來80%的5G設施將用于人與物、物與物的通信。”鎮江寶華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殷霄說,該公司即將動工的5個倉庫安裝多個5G模塊傳感器,今后在電腦上對倉庫進行實時建模,優化倉儲空間,一年能為整個集團增收3億-5億元。 5G,給傳統產業帶來無限機遇。今年3月20日,鎮江市工信局出臺《關于推進2020年新基建和項目招商的工作方案》,圍繞芯片、光器件、射頻器件、光電纜、基站等產業鏈,鼓勵企業提升研發及制造水平,率先搶占市場。(董超標 錢飛 周婷 徐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