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交通強省以數字化轉型滿足美好出行需求
|
江蘇高速路網密度大、交通流量大,通過數字化推動行業轉型升級,滿足社會公眾美好出行是現實需要。7月31日,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在南京發布“數字轉型 通達未來——‘六朵云’階段性成果”,介紹“十三五”以來江蘇交控在信息化建設、數字化轉型、支撐企業高質量發展和推進“交通強省”戰略的實踐成果。 一輛蘇A牌照小轎車在滬寧高速拋錨,車主通過微信公眾號“江蘇高速”發送位置并請求救援,就近的清障車輛迅速響應趕往事發地,救援行車全程車主手機可見。江蘇交控信息中心副主任周宏現場展示“調度云”,這是江蘇交控研發的全國首個調度智慧云平臺,開啟了路網指揮調度新應用、新場景、新時代,實現高速路況“一鍵可視”,路網事件“一鍵可查”,沿線天氣“一鍵可知”,遇到困難“一鍵救援”,輕微事故 “一鍵定責”。目前,該平臺每年處理突發事件15萬起,發布情報板信息200萬條,處理語音信息500萬次。 由此衍生的“服務云”改變了用戶體驗,江蘇交控信息中心工作人員袁夢垚介紹,“江蘇高速”微信公眾號目前為駕乘人員提供了伴隨式信息服務,單日最高訪問量超3500萬。同時打造出數據價值最大化的新服務體系,在面對重大節假日路網流量保持高位飽和、冰雪以及臺風等極端惡劣天氣時,通過增設“智能車道管控”“清障救援現場傳輸”“安全生產信息化”等系統,道路清障救援力量30分鐘內到達率、1小時通暢率由90%提高到95%以上,2019年全省高速路網平均暢通率達97.63%,處于全國領先水平。 “車輛通過高速公路出入口、經過門架、服務區進出口時,我們通過多維抓拍數據進行智能分析,對車輛進行識別、定位、跟蹤和預警,為收費稽查提供有力支撐。”江蘇交控信息中心主任孫幼軍介紹,當前,“收費云”攻克了車牌AI識別、海量數據處理、缺失路徑還原多項核心技術,車牌云識別準確率超過99.9%,處于行業頂級水平,可隨時構成精準核算、在線計費、實時打逃的收費輔助系統。疫情期間,“收費云”技術實現在全省高速大流量下可快速鎖定疫區車輛,確定傳播途徑,支撐科學防疫、精準施策。 激發數字化轉型內動力,江蘇交控還打造“黨建云”“內控云”“資管云”。 “六朵云”華彩綻放,引領行業治理體系和服務模式發生深遠變革。交通運輸部路網中心副主任王剛認為,江蘇交控預見到新興技術給交通行業帶來的顛覆性變革,“六朵云”集中展現了江蘇智慧交通發展的新成果和高水平,改變了交通路網運營管理和社會服務的格局與面貌。交通運輸部路網中心將與江蘇共同推廣“六朵云”平臺在全國的拓展應用。 省綜合交通運輸學會理事長史和平表示,圍繞“加快建設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這一“最迫切”任務,江蘇交控“六朵云”智慧成果是回應《交通強國江蘇方案》的一次精彩答卷,是國企責任擔當的一次華麗展現,對江蘇著力構建高水準的智慧交通體系起到引領示范作用,對整個交通行業智能信息化工作必將產生積極而深遠影響。 省國資委主任、黨委書記兼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徐郭平表示,作為省屬國企“排頭兵”和“領頭羊”,江蘇交控承載著全省交通投融資的“主渠道”功能,始終堅持服從和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這幾年,江蘇交控在推動改革創新、加速轉型升級中,牢牢抓住數字化轉型的全新歷史機遇,再次走在前列,為省屬國企提供了經驗參考。 “‘六朵云’為交通行業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示范和引領。”省公安廳副廳長裴軍表示,基于“調度云”載體的江蘇高速公路公安、交通、交控“一路三方”深度融合新機制,打通了全省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設、協同保暢和公眾服務共建共享“最后一公里”。 江蘇交控總經理顧德軍說,刷個屏幕就可“掌控”江蘇高速全網的信息,點擊鼠標就會實現云上的協同,按下鍵盤就能開創未來的場景,必將讓產業鏈重塑更加開放、“智慧交通生態圈”更加互聯、核心技術策源地和數字經濟新高地更加凸顯,推動“交通強國”先行示范區的夢想更快實現。 抓住當前新基建的突出政策“風口”,構建新一代的智能交通體系。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黨組書記兼省鐵路辦主任陸永泉表示,未來江蘇智慧交通建設將緊密策應“雙循環”發展需求,發揮新基建“一業帶百業”的乘數效應,重點推進交通基礎設施要素數字化、智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等,努力培育更多新的行業增長點、增長極。 “六朵云”改變了交通信息化的傳統模樣,確立了江蘇智慧交通的嶄新模型。江蘇交控黨委書記、董事長蔡任杰說,加快數字化轉型是科技變革帶來數字化轉型大勢趨,是行業變革引領數字化轉型新方向,是企業變革激發數字化轉型內動力。“十四五”期間,江蘇交控將繼續圍繞“通達美好未來”宗旨,進一步加快發展數字科技,重塑管理模式和業務流程,重構產品服務和用戶體驗,培育共建、共享、共贏的智慧交通生態圈。(梅劍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