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京劇院恢復開放連演四場 公共文化場所全面“升溫”
|
央廣網武漢7月29日消息(記者凌姝 通訊員邢君成)7月28日下午2:00,因疫情暫停半年現場演出后,湖北省京劇院疫后首場劇場演出——《釣金龜》《洪羊洞》,全面拉開了劇院惠民演出的大幕,省級公共文化場所全面恢復對外開放。 作為最后恢復開放的省級封閉式公共文化場所,湖北省京劇院京韻大舞臺的首場線下演出,迎來了久違的戲迷觀眾。雖然演出時間為工作日的下午,根據疫情防控要求觀眾人數限制在劇院座位數30%以內,但觀眾們的熱情卻足以讓劇場內的空氣沸騰,無論是鬢發蒼蒼的耄耋老者,還是時尚新潮的青年人,都為這場演出奉獻出了自己最熱烈的叫好與掌聲。 截至7月28日,全省恢復開放文化場館1467家,其中圖書館105家,累計接待人數156117人;文化館114家,累計接待人數78218人,文化站1248家,累計接待人數55611人,恢復開放率為96.45%。全省16家美術館全部恢復開放。 7月23日,湖北省博物館發布公告:根據武漢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進展,適應省際旅游開放的需要,現有每天個人預約維持1000人不變,即日起每天增加200名團體觀眾的預約。7月上旬,湖北省圖書館上調進館預約人數限額,從每天2000人上調至每天3000人,以滿足更多讀者的閱讀需求。6月中旬,全省各地文化公共文化場館陸續恢復開放以來,各地按照預約限流的要求,實現了有序安全運行。目前,已有多個地方根據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和百姓實際需求,積極調整預約限流觀眾人數,改善百姓精神文化需求。 越來越多的群眾,走進公共文化場館,享受公共文化服務。“這世間如果有天堂,想必是圖書館的模樣。在這里我們遇見不同年齡階段的人,我們各自為了自己的目標在這里相遇,在這里度過非常美好的一天。”讀者cherry在湖北省圖書館微信公眾號下留言說,每一個走進圖書館的人,都在造夢的路上。 隨著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形勢,湖北公共文化場館繼全面恢復開放之后,迎來全面“升溫”。7月1日,湖北省圖書館舉辦了疫后首場線下展覽——“圍城里的藍色脈搏”抗疫主題攝影展,共計展出100組131幅攝影作品,展現武漢市消防指戰員踐行“竭誠為民”的使命擔當。7月7日,藝術溫潤心靈·湖北攝影抗疫作品展覽在湖北省群眾藝術館美術展廳開展,集中展示了湖北群文戰線上抗疫的責任與擔當。7月11日,“根植傳統,守望經典——宜昌市群眾藝術館美術書法公益培訓作品展覽”開展,共展作品100余幅,受到市民熱烈歡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