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舉保就業 江蘇上半年就業形勢回穩
|
7月28日,江蘇省政府召開“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新聞發布會,省發展改革委、教育廳、財政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有關負責人出席發布會。
據悉,今年上半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63.54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63.5%,6月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11%,人力資源市場升溫較快,就業形勢逐步回穩,未出現大規模裁員和失業的現象。江蘇高度重視就業工作,將其放在“六穩”“六保”的首要位置,并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確保全年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會上,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張宏偉表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江蘇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穩就業工作,堅持減負、穩崗、擴就業并舉,擴圍、提標、保生活并重,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呈現“一穩三快”的良好態勢。 6月22日,省政府印發了《關于落實就業優先政策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從開發更多優質就業崗位、支持企業穩定就業崗位等7各方面明確了23條政策措施。 值得關注的是,這些政策針對性強、含金量高。在保企業方面,江蘇將進一步加大企業降本減負力度,將困難企業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免征中小微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保費等政策執行期限延長至2020年底,允許各地根據基金結余情況,適當放寬困難企業認定標準、提高中小微企業返還比例。預計,全年減輕企業社保繳費負擔超過1000億元,穩崗返還超過70億元。 其次,加大拓崗位的力度。保就業是底線,拓崗位才是根本。對企業吸納符合條件的登記失業人員就業的,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中小微企業吸納了80%以上城鎮就業,是擴就業的主渠道。為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江蘇進一步加大了金融支持力度,延長了延期還本付息政策,降低富民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對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的,還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靈活就業空間大,是穩就業的重要途徑。鼓勵和支持靈活就業,對就業困難人員、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后繳納社保費的給予社保補貼;對就業困難人員享受靈活就業社保補貼政策期滿仍未實現穩定就業的,政策享受期限延長1年。 面對今年全省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創紀錄的58.4萬人的形勢下,多措并舉加大促就業的力度。一方面,升學入伍拓渠道減需求“總量”;另一方面,激勵引導添崗位擴就業“增量”,明確要求國有企業招聘畢業生比例不低于50%,事業單位不低于70%,基層崗位不低于50%,招募400名畢業生從事“三支一扶”,同時擴大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和基層醫療衛生工作人員招聘規模。 在兜底線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保住了重點群體的基本生活,也就守住了社會穩定的底線。開發鄉村公益崗位和臨時性公益崗位,對大齡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重度殘疾人等特殊困難群體給予二次安置,年內將其他未能實現穩定就業的就業困難人員政策享受期限延長1年。擴大失業保險保障范圍,對領取失業保險金期滿仍未就業且距離法定退休年齡不足1年的人員,可繼續發放失業保險金直至法定退休年齡;年內對領取失業保險金期滿仍未就業的失業人員、不符合領取失業保險金條件的參保失業人員,發放6個月的失業補助金,標準不高于當地失業保險金的80%。(沙芳如 梁簫 徐靖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