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拿“120”開玩笑 南京救護車一天空跑124次
|
“我們接到的指令說鼓樓區凱瑟琳廣場有人酒精中毒、需要救護車送到醫院,可趕到現場后怎么也找不到病人,撥打之前電話才得知,病人癥狀較輕,已自行去醫院。”7月22日晚,南京市急救中心鼓樓分站的急救人員又一次郁悶地返回,而這已經是他們當天第10次“空跑”了。當天,該中心工作人員共接聽呼救電話2120個,出車521臺次,達到歷史最高;其中救護車“空跑”124次,僅醉酒人員亂撥打電話就多達32次。
統計顯示,南京地區院前急救的疾病中,輕微傷、肚子痛及普通感冒等占一半以上,其次是嘔吐、五官科疾病及其他外傷等。救護車“空跑”的原因,多數情況下是病人或其家人中途退車、車到現場未見病人或聯系不到報警人,此外還有一些錯誤報警、重復報警等。而有限的急救資源被擠占,很可能耽誤對真正需救護患者的寶貴搶救時間。
據介紹,近年來,南京城區不斷擴大,常住及外來人口不斷增加,對急救站點設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南京市院前醫療急救條例》要求,救護車活動半徑3-5公里范圍內至少設置1個急救站(點);人口密集地區每20萬人設置1個急救站(點)。該市相關布局規劃也明確,在中心城區及新城以提高急救服務覆蓋、縮短急救反應時間作為首要考慮,在街鎮地區保證至少每個建制鎮(街)設置一個急救站(點)。
目前,南京市急救中心共有45個急救分站、71個急救點分布在各個城區,主城區僅有27個。在鼓樓區、玄武區、秦淮區和雨花臺區等人口密集地,急救站點仍有缺失,一旦用車需求無法滿足,市民就需要等待或者由工作人員從更遠的急救站點調車。
有關人士指出,救護車數量總體偏少,急救人員嚴重不足,“空跑率”過高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劇了急救資源緊張局面。要將資源用在最危急、最需要幫助的病人身上,“120”急救體系能否及時有效地行使院前急救功能,直接關系到群眾生命安全的保障。
《南京市院前醫療急救條例》明確規定,對“120”呼救電話謊報呼救信息、惡意呼叫、騷擾和阻礙執行院前醫療急救任務的救護車通行,情節嚴重的,由相關部門認定后納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統。江蘇善融律師事務所周斌律師認為,當前法律法規對擠占浪費“120”資源行為的約束力較弱,對于多次惡意撥打“120”的人,警方應進行更嚴肅處理,若因這一行為導致真正需要急救者失去生命的,要追究其民事甚至刑事責任。(仲崇山 國立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