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學聞“汛”而動 編制防汛手冊印發抗洪一線
|
新華網南京7月25日電(戚軒瑜)今年入夏以來,南方多省普降暴雨,引發多條河流汛情告急,包括長江、太湖、淮河、鄱陽湖等322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具體的數字背后,是多地城市告急,多處堤壩出現滲水、管涌等險情,給堤防安全帶來隱患。 如何及時發現堤防隱患,快速、科學的進行應急處置,是保障堤防安全的重要環節。河海大學水科學研究院聞“汛”而動,組織相關專家研究如何把巡堤及應急處置專業知識科普化,為給一線防汛抗洪人員提供指導,共同編寫了《城市堤防巡堤與應急處置手冊》。
手冊內容包括巡堤檢查的內容、方法和注意事項,針對不同險情的堤防搶險應急處置方案。手冊將復雜的專業知識化繁為簡、清晰明了、圖文并茂、易于傳播。譬如,手冊用“五時”“五到”“三清”“三快”總結了巡查人員在巡堤查險時需注意的事項,內容言簡意賅、便于記憶。其中,“五時”即黎明時(人最疲乏)、吃飯及換班時(思想易松勁、檢查容易間斷)、黑夜時(看不清、容易忽視)、狂風暴雨交加時(最容易出險、出險不容易判斷)、落水時(人的思想最易松勁麻痹),這些時候最容易疏忽忙亂、注意力不集中,容易遺漏險情,必須引起注意。 據參與編寫手冊的河海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陳亮介紹,河海大學的水利專家們在隨同政府有關部門工作人員前往汛情告急的區域勘察水情時,萌生了編寫這部手冊的想法。在河海師生的通力合作下,僅耗費一天一夜的時間就將手冊的初稿擬好。隨后,手冊經過多位水利專家的修正、補充,才得以完成這部《城市堤防巡堤與應急處置手冊》。 “河海大學是以水利為特色的綜合性大學,現在全國上下都在高度重視防汛,那么我們可以為防汛做點什么事情呢?我校水科院肖洋常務副院長組織相關專家開展了多次研討,覺得目前最緊要的還是編寫這部堤防巡堤與應急處置手冊!焙雍4髮W水電學院唐德善教授回憶道。 在今年的防汛期間,曾有參與九江大堤一線抗洪的官兵打電話至學校,問詢長江堤防不同的土質在水下浸泡能堅持多長時間!斑@是個很實用的問題,也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唐德善說,“不同的土質,不同的水頭,承受浸泡的時間不同,我們希望通過編寫這部防汛手冊來幫助他們解決堤防安全問題。” 唐德善說:“防洪部門關心的往往是這個堤壩還能抗幾天,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這其中涉及的方方面面因素比較多,這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但是按照這部防汛手冊來巡查,一旦出現險情就及時排除,我們防洪部門堅守的堤壩就能繼續扛下去。防汛手冊的實用價值、指導價值就在于‘防患于未然’,讓水留在河道里而不漫出來,這就是防汛的重點。” 據悉,《城市堤防巡堤與應急處置手冊》已于7月24日正式免費發布,并將在近期刊印發往抗洪一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