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12個縣(市、區)20天以上無有效降水 全省種植業出現旱兆面積4.3萬畝
2020-07-24
來源:央廣網 瀏覽次數:
大中小
|
央廣網福州7月23日消息(記者張子亞)6月中旬以來,福建省中部、南部地區持續高溫少雨,全省除南平大部和三明、寧德兩市北部外,其余地區降雨較常年明顯偏少,部分地區出現不同程度氣象干旱,7月23日,福建省防指召集應急、水利、氣象、農業等部門分析研判當前天氣形勢調度部署相關防御工作。會商認為,截至7月22日,全省有12個縣(市、區)出現20天以上無有效降水情況,全省種植業出現旱兆面積4.3萬畝。 今年1月至7月中旬,福建全省平均降雨量933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15%;全省主要江河來水量385.07億立方米,較常年同期偏少32%;大中型水庫蓄水總量85.44億立方米,較常年同期偏少15%。 截至7月22日,全省有12個縣(市、區)出現20天以上無有效降水情況,以惠安、平潭36天為最多。據農業部門統計,全省種植業出現旱兆面積4.3萬畝,主要分布在連城、長汀、武平3縣,受影響作物主要是水稻、甘薯、蔬菜、玉米、大豆等。 未來15天福建省仍以高溫少雨天氣為主,中部、南部地區氣象干旱可能進一步發展。預計,8月上旬后期起將進入臺風生成活躍期,福建省8~9月總降雨量沿海400~600毫米、內陸200~400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2成;夏季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可能出現多次持續性高溫天氣過程。 會商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關注天氣發展態勢,加強雨水情和用水監測,及時會商研判,未雨綢繆,提前做好防旱準備;各級防指要加強統籌協調,組織氣象部門抓住有利時機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增加水資源有效補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