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跨境電商出口業務完成首周試運行
2020-07-24
來源:央廣網 瀏覽次數:
大中小
|
港珠澳大橋跨境電商出口業務完成首周試運行 (通訊員供圖)
港珠澳大橋跨境電商出口業務完成首周試運行 (通訊員供圖) 央廣網珠海7月23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通訊員雷永鐸 林昌鋒)日前,裝有衣服、收納盒等商品的3781個跨境包裹在拱北海關所屬港珠澳大橋海關的監管下,從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跨境電商場所順利驗放,發往澳門。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的“9610”跨境電商零售一般出口業務圓滿完成了首周試運行。 “9610”出口模式,全稱為“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適用于境內個人或電子商務企業通過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實現交易,并采用“清單核放、匯總申報”模式辦理電商零售出口商品的通關手續。大橋海關監管七科副科長吳佳興介紹,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跨境電商項目是全國首個在一線公路口岸區域配套跨境電商出口場所的項目,充分利用港珠澳大橋7×24小時的全天候通關優勢和直通港澳的區位特點,打造電商貨物“零等候”通關模式。 對于出口港澳的電商貨物,大橋海關實施了“直通、集貨和退貨”三種監管模式。除傳統跨境電商一般零售出口口岸直接通關模式外,大橋海關創造性開展的“集貨模式”,允許企業將貨物集運到設在大橋場站的暫存倉內完成理貨后,再進行出口申報,在進一步提升有效監管的同時,為企業的便捷通關加上了助推引擎。 “從場地籌建到試運行,大橋海關指定專人開展指導,整個實貨測試期間,大橋海關還設立了專用通道,配套免排隊、先期機檢等便利措施!备壑榘墓⿷湽臼歉壑榘拇髽蛑楹9房诎犊缇畴娚虉稣镜倪\營方,公司負責人林先生介紹道。 據悉,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跨境電商出口從3月20日開展實貨測試,7月13日開始試運行。截至7月20日,已驗放申報清單超11萬份,貨值約360萬元人民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