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出臺意見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
|
為堅持放管結合、放管并重,把更多行政資源從事前審批轉到加強事中事后監管上來,江蘇近日出臺《關于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的實施意見》,加快構建權責明確、科學高效、公正透明的綜合監管體系。 省“放管服”改革協調辦有關負責人介紹,實施意見明確了“依法依規、科學有效、公開公平、智慧智能、協同共治”等5大監管原則,并列出明確監管事項和職責、創新完善監管方式、建立健全監管機制等7個方面的22項任務。 結合我省改革實際,實施意見明確監管職責:實行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的地區,審批部門對審批行為、過程和結果負責,審批部門、主管部門加強審管銜接,形成閉環。對已經取消審批但仍需政府監管的事項,行業主管部門提出事中事后監管措施,負責事中事后監管。對審批改為備案的事項,要規范備案管理,強化信息共享,行業主管部門加強核查;對未經備案從事相關經營活動的市場主體依法監管,形成案件線索的移交相關部門予以查處。對下放審批權的事項,同步調整監管層級,確保審批監管權責統一。對委托審批權的事項,依法履行委托手續,明晰相關責任,明確事中事后監管措施。 實施意見要求,加強重點領域監管,建立有獎舉報等制度,充分發揮“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作用,建成覆蓋全省的重要產品生產經營企業全過程追溯體系,建設安全生產監測預警平臺,實時監測企業用電、用水、用氣等信息,及時發現研判異常經營行為,精準檢查、及時處置。 我省將依托國家“互聯網+監管”系統和省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加強市場主體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建立權威、統一、可查詢的市場主體信用記錄;建設全省統一的監管投訴舉報系統,對監管投訴舉報信息進行登記、轉辦、督辦和反饋;推廣移動端執法、非現場執法,監管執法信息及時回傳“互聯網+監管”系統。 在自由貿易試驗區,發揮“先行先試”優勢,探索事中事后監管新機制:建立健全以新型信用監管為核心、與負面清單管理方式相適應的事中事后監管體系;開發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一體化政務服務綜合辦事平臺,推進監管信息互通互換;建立以隨機抽查為重點,專項任務檢查、舉報線索核查、大數據監測檢查等多種監管方式并用的新型日常監管制度。(徐冠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