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格直升教授,他們“牛”在哪?
|
7月14日,省人社廳發布的一份526人名單刷爆朋友圈。這批“幸運兒”因為足夠“牛”,得以突破評職稱的常規條件,通過了第二批江蘇省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高級職稱的最后考核認定:科大訊飛(蘇州)科技有限公司的馬桂林等129人被認定為正高級職稱,江蘇保豐集團公司的丁養銳等397人被認定為副高級職稱。 85后設計師一步到“編審” “85后”書籍設計師曲閔民怎么也想不到,此前從未參加過職稱評定的自己,這次會評上“編審”,這是出版專業職稱級別里的最高級。 曲閔民在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從事責編和設計工作,年紀輕輕的他,早已在業界有了一定的影響力和名氣。2016年,曲閔民編輯設計的《學而不厭》,以中國圖書工藝最高水平代表的身份遠赴德國參賽,斬獲全場最高獎——“世界最美的書”。他參與設計的《說戲》一書,其簡裝版被評為“2018年中國好書”“2017年中國最美的書”,精裝版榮獲D&AD(英國設計與藝術指導協會)“木鉛筆”獎。2019年,曲閔民、蔣茜憑借叢書《井上有一——書法是萬人的藝術》《八木一夫——現代陶藝》《棟方志功——美術與人生》摘得第98屆紐約ADC(紐約藝術指導俱樂部)年度大獎書籍類金方塊獎;2020年,曲閔民、蔣茜共同設計的《大橋記憶》,再獲紐約ADC金方塊獎。被譽為“設計界奧斯卡獎”的紐約ADC獎創立于1921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負盛名的視覺類賽事。目前,問鼎ADC書籍設計金方塊獎的中國大陸設計師只有3人,而蟬聯者唯有曲閔民和蔣茜。 盡管在專業領域聲名赫赫,但曲閔民對評職稱的事卻一直沒有“上心”,這次評上編審之前,他沒有參與過任何職稱評定。“傳統的職稱評定有自己的評價指標體系,需要用大量時間完成,而我在專業上花的時間太多,實在勻不出精力,評職稱只能暫時擱置。”去年12月,接到江蘇省人社廳關于全省首次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評審的通知,曲閔民所在的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勸他“試一試”,并主動幫助他填寫申報材料。今年,歷經面試答辯、專業委員會評議、考核認定委員會確認等程序,曲閔民由于出色的專業表現一步拿到正高級職稱。“在我看來,不管是職稱評定這種外部標準,還是我們內心設定的標準,本質上都是讓自己把本職工作做得更好,在專業領域里探索得更深。這次評上高級職稱,對我是一種莫大的激勵,同時也讓我更加專注專業。作為一個年輕人,在設計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曲閔民說。 “歪果仁”當上中國副研究員 這次的名單里,還出現了外國面孔。 來自多哥共和國的阿門,講著一口流利的漢語,他已經來中國12年了。“大學畢業后,我在家鄉做過一段時間的農藝工程師,后來到中國讀博,就這樣開始了與中國的緣分。”在華中農業大學,阿門拿到了作物栽培方向的博士學位,隨后又在杭州的中國水稻研究所做了3年博士后,主攻遺傳學。 博士后畢業的那一天,阿門陷入迷茫。“很難抉擇,是回國工作,還是留在中國?是自主創業,還是依靠平臺繼續搞科研?”阿門沒想到,他在中國積累的跨領域、全方位的農學知識與研究經驗,吸引了不少農業科技公司的目光。最終,來自宿遷的江蘇綠港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阿門簽訂就業合同,邀請他參與籌備公司的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在宿遷,這位來自西非的“洋博士”,獲得6項發明專利,推廣種植的10個蔬菜品種新增經濟效益達3000萬元,種植戶每畝增收近1000元。在公司的支持下,阿門參評高級職稱,并被順利評為“副研究員”。 “這次能評上真的很激動,也很意外!”阿門說,在中國生活多年,他知道有“職稱”這回事,也知道傳統的職稱評定有一系列復雜的限定條件。“讓我當副研究員,代表中國、江蘇對我專業水準和研究能力的認可,不過這次是副的,往上還有一級,這幫我指明了以后的努力方向。”阿門幽默地說。 記者從考核認定專家委員會獲悉,此次通過職稱認定的526人中,超過七成來自像阿門所在公司這樣的民營企業。此前,很多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反映,民營企業對職稱評定普遍不夠重視,加上缺少正常評審渠道,企業人才不注重論文發表、資歷年限不足等多方面因素,大量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存在職稱評審難。 省人社廳副廳長朱從明介紹,江蘇對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的評價,特別強調貼近民營企業用人需求,突出工作能力和業績考核,注重市場認可和人才對企業的實際貢獻。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歸根結底是依靠人才,充分激發和釋放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創新創造活力,也是開展考核認定工作的重要意義之一。 著名作家第一次有了職稱 “有關大雁塔/我們又能知道些什么……”早在上個世紀,南京詩人韓東就以《有關大雁塔》一舉成名,成為中國先鋒詩人的代表人物。 《青春》雜志社編輯韓東從事文藝創作40余年,觸角涉及小說、詩歌、電影等諸多方面,共創作出版詩集、小說數十部,獲得“華語傳媒文學獎”及提名入圍“曼氏亞洲文學獎”等,在國際文學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2017年,他踏足電影領域,與導演賈樟柯合作執導電影《在碼頭》,該影片入圍釜山國際電影節新浪潮競賽單元。 從未評過職稱的韓東,此次被直接認定為一級作家。“力度很大,很不容易,這件事情做得真的很好。”江蘇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魯敏說,作家、藝術家、設計師等一些職業的能力不大容易用很具體的條條框框來衡量,因為他們不生產長寬高可以定量的標準件,對他們的專業能力評判,應該更多的以貢獻、原創力、才華為導向。 專家視角、人才感受,都是對考核認定“破除論資排輩的思想觀念,不唯學歷、不唯資歷、不唯論文”理念的再次印證。朱從明介紹,開展高級職稱考核認定,是給予那些不具備相應專業技術資格條件規定的學歷、資歷、層級要求,但品德、能力、業績特別突出的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一次不拘一格的選拔機會。據了解,此次提交評議的申報材料近1800份,分成12個專業評議組,其中超過半數專業評議組正高級職稱通過率低于6%,個別專業組無人通過正高級職稱認定,正高級職稱整體通過率約為8%。專家表示,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高級職稱的考核認定,重點考察申報人員的品德和業績能力,不設通過率,寧缺毋濫。(王曉映 金亦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