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析2020南京中考物理試題:重視基礎落實,關注能力提升
|
新華網南京7月16日電(龐雪。7月16日下午,2020年南京市中考物理科目考試結束。南京市學科帶頭人、金陵中學龍湖分校校長盧義剛評析今年中考物理試題,他認為,2020年南京市中考物理試卷秉持一貫的“重視基礎、關注能力”的風格,試題難度適中,注重情境創設、關注科技與生活,突出對實驗過程的考查,面上顯平穩、點上有新意。 立足課本,重視基礎 全卷基礎題占70%以上,讓學生“學有所會”、“會有所得”。試題的配圖多取材于課本,緩解了學生考場的緊張感。如第5題的配圖,考查學生對物態變化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第7題的配圖,考查學生對能量轉化的辨析;第16題的配圖考查能量的相關知識;第24題的配圖考查學生對視力缺陷的理解。全卷文字較往年有所減少,節省學生的閱讀時間,增加學生的思考時間,體現出命題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情境創設,貼近生活 試題情境多源于學生身邊熟悉的生活實際,便于學生進入答題狀態。如第2題的“6月21日的日環食現象”、第8題的滑板車、第9題的蕩秋千、第10題的電風扇、第13題的長江五橋、17題的“平面鏡防霧膜”等。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體會了物理在生活中的應用,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
關注過程,提升能力 試題注重考查學生經歷實驗操作過程。例如21題,觀察水剛開始沸騰,接下來的操作是什么;第24題,通過蠟燭是否需要點燃,考查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前的器材調節;第25題有利于培養學生樹立得出結論的證據意識.第22題“液體密度的測量”和第26題“測量大電阻的阻值”及“電水壺功率的測量”,都涉及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滲透民俗,發展素養 試題素材選取的過程中,努力將物理和人文緊密聯系在一起。如選擇題第4題素材為竹筒制成的民間手工藝品,富有童趣,充分挖掘了民俗元素,滲透民族文化;填空題第18題的素材是過去農村的舂米工具,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潤物無聲,發展素養。 總之,全卷體現了物理學科聯系生活的特點,具有時代特色,將課本知識和實際生活相聯系,關注科技發展,繼承和發揚中國的傳統文化,為教師的教導航,為學生的學鋪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