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師附中正高級教師評析2020江蘇高考地理試題
|
新華網南京7月10日電(龐雪汀)7月9日下午,2020年江蘇高考地理科目考試結束。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正高級教師徐國民評析地理科目試題,評析內容如下: 2020年江蘇省地理高考試卷,發揮高考“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的核心功能,堅持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突出知識為基、能力為重、素養為先、價值為本,重點考查學生的地理學科基本素養。試卷關注學科前沿發展動態,聚焦社會經濟發展成果,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凸顯地理學科特色。 一、落實課程標準,引領學科教學 試卷依據課程標準,遵循考試說明,依托2019年新頒中國高考評價體系,注重必備知識的覆蓋度和關鍵能力測試度。綜觀全卷,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占比合理,難、中、易試題比例恰當,試題的情境素材雖在課外,但考查的知識內容與考核目標要求均依據考試說明,給學生以熟悉感和親切感,充分體現了“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的測試要求,這既是對中學地理學科教學的全面檢驗,又是對中學學科教學的引領。如:第1-2小題從小明觀賞超級月亮的時間地點入手,考查天體在公轉軌道上距中心天體距離最近時的知識;第5小題從四地海平面等壓線與經緯網分布狀況入手,考查等壓線的判讀、近地面風向判斷、經緯網圖中方向判定等。 二、依托真實情境,彰顯學科價值 命題既從時代視角關注社會生活重大時事,又融會貫通地聯系地理學科的概念、原理、規律和方法去分析、解釋地理事象,立意新穎獨特,凸顯學科應用價值和時代特色。如:第9、10小題從我國“一帶一路”倡議與中巴經濟走廊遠景規劃入手,結合“我國企業在中巴經濟走廊重大投資項目分布示意圖”,考查學生從投資地位置、資源條件及與我國的比較優勢等三個維度綜合分析我國企業投資項目集中地區位條件的認知能力,既暗含“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實施背景,又幫助學生進一步厘清我國與投資國間比較優勢,進而加深對“互聯、互通、互利、共贏”一帶一路戰略意義理解;第11、12小題從某小鎮明清以來空間格局演化過程示意圖入手,展示水鄉小鎮居民在不同生產力條件下創造的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獨特地域文化,探究其形成背景,并從自然、人文和環境等三個維度綜合分析現代拓展區的功能,激發學生對水鄉傳統民居的珍惜之情、關切之意、保護之心。 三、堅持能力立意,考查學科素養 命題依據學生認知規律,架構嚴謹設問,突出對學生地理學科素養的考查。試卷命題思路清晰、布局精當,圖文素材精練、措辭嚴謹得當,設問指向明確、層次結構分明,主干知識考查堅持小處入口、大處落腳的務實原則;讀圖能力考查遵循讀圖—析圖—解圖的思維過程;綜合設問按照現象—原理—運用的能力提升要求,能級層次依次遞進,邏輯關系清晰嚴謹,體現從地理事象到地理本質,從知識遷移走向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思維能級根據思維結構依據單點—多點—關聯—拓展結構有序組合,思維層次清晰,考查目標明確,能力遞進合理。如:第28題的第1小題讀圖簡述產業特征(地理事象)入手,考查學生獲取和地理信息的能力,但只要求考生簡單描述;第2小題需要學生結合圖文信息,通過比較、綜合分析發展條件;第3小題分析分析發展的方向,對考生綜合思維水平要求更進一步,要求考生能從時空變化的視角把握圖文材料;第4小題要求學生對可持續發展提出建議,則是考查考生運用知識的能力,探究、分析地理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案。 四、重視圖像閱讀,秉持學科特色 試卷充分彰顯地理學科特色,重視對地理圖像信息索取、加工、處理、表達能力的考查。全卷共有圖表26幅,其中除包括多種類型的統計圖表外,還有景觀圖、影像圖、示意圖、分布圖、模式圖等。在素材的呈現上,精心提煉設計,圖表豐富、類型多樣,信息表達簡潔適度;卷面圖文并茂,簡煉美觀,便于考生閱讀。如:第29題從世界三大飲料作物之一的咖啡在我國的生產和銷售狀況入手,精心提煉圖文素材,題干以“咖啡原產地非洲某地的咖啡種植分布示意圖”“我國咖啡種植面積和生豆產量、出口量、消費量統計圖”和我國咖啡產業的發展歷程為載體,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圖文信息能力及對區域農業生產條件、存在問題和可持續發展的途徑等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整題圖文精煉簡潔,信息豐富實用,不僅便于考生閱讀把握,考出水平,而且保持了多年形成的江蘇地理卷的風格。
|
